• 26阅读
  • 0回复

刑警春兰——记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女刑警许春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3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刑警春兰
  ——记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女刑警许春兰
  曾英
  作为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36岁的许春兰一眼看上去还显出几分柔弱,带着一丝淡淡的羞涩。然而,这个1988年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的女公安战士已经从当年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北京公安系统优秀的刑事侦查技术人员。14年来,她出色的破获了120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提供了600多件有价值的痕迹物证,从没出过一次差错。
  科技强警带头人
  许春兰是不提枪握铐的刑警,她破案靠的是娴熟精湛的痕迹检验专业技术。
  1998年,在通州持枪杀死3人、烧毁7间民房的该地农村妇女田玉律被刑警抓了回来。5年前,田玉律告发同村农民李某强奸她,因为证据不足,案件进展十分困难,田于是铤而走险,用猎枪连杀了3人,放了一把大火后逃走。5年间,田玉律逃亡到河北大城县,更名改姓,在那里重新组织了家庭,还生了一个女儿。5年后田玉律被押回北京,然而她坚持自己不是田玉律,拒不认罪。许春兰翻出5年前田玉律报案时的材料,但材料上的指纹条件太差,右手食指印痕不全。许春兰在指纹镜下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放过一根纹线。相隔数年,指纹明显变粗了,手上也增添了新的皱纹。在排除了一些影响指纹变化的因素后,许春兰非常肯定的认定正是田玉律本人。
  经过指纹鉴定专家的对比鉴定,结论与许春兰的认定完全一致。
  1997年,许春兰被选为刑侦支队技术队探长。她认真分析技术队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刑侦技术改革,使通州分局的刑事科学技术有了新的起色。2000年许春兰升任为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后,更是着力加强了科技强警的步伐,使分局的刑侦技术工作很快迈上了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
真情暖民心
2001年1月24日,正是大年初一,通州海通家具厂的厂长一路痛哭着来报案:他的妻子和两岁的儿子除夕之夜身中数十刀,惨死在家中。刚端起年夜饭的许春兰立即来到受害人家中,在现场蹲了八个多小时。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后,476份嫌疑人的指纹取来了。根据现场提取的指纹对比,一个嫌疑人的指纹就需要看70次,476个嫌疑人的指纹就得看33320遍!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四,许春兰就是这样凭肉眼一遍一遍过筛子,仔细比对着。十个昼夜过去了,在查到第476份指纹时,她终于准确无误的判断出真凶,侦查员很快就从千里之外的云南将凶手抓获归案。
在14年的刑警生涯里,许春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破获了一个又一个案件,为老百姓送去了法律的庄严与公平。当她以怀孕之身提着勘察箱来到案发现场,当她脱不开身回家为女儿喂奶,奶汁浸透前胸仍在现场寻找着线索,群众看在眼里,疼在了心上。当她破获了案件,受害人拉着她的手热泪纵横时,许春兰感到自己是那么满足,那么欣慰,因为她用实际行动在刑侦工作的舞台上向人民群众作了精彩的演出。
青春无悔
许春兰在事业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辉煌的事业却遮不住她心底柔情万缕的牵挂。同样身为警察的丈夫非常体谅自己的妻子,虽然在同一个局里工作,但他们却很少一块下班回家,常常是许春兰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丈夫便赶快做饭,并关切的催促她洗过澡吃饭。洗了澡,好多天没看见妈妈的女儿欢天喜地的拉她坐在自己身边。筷子没拿起,寻呼机响了,幼小的女儿知道,妈妈又得出去了。许春兰无言的看着丈夫和女儿,她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歉疚。
笑过,哭过;高兴过,也委屈过。面对青春的过往,许春兰感到无怨无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