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三通”潮流莫之能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5
第6版(港澳台侨)
专栏:华夏人语

“三通”潮流莫之能御
远猷
  一段时间以来,由台湾岛内政经界人士组成的多个团体访问祖国大陆,并与大陆有关方面就两岸同胞关心的许多事项,尤其是“三通”问题坦诚交换看法。事实再次证明,尽快开放两岸直接“三通”,已经成为台湾主流民意。
  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已超过5万多个,两岸年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而每年前往大陆的台湾同胞超过300万人次。但是由于两岸不能直接通航,人为地造成了沉重的客货运成本,每年所花的冤枉钱数以亿计,更不用说旅途劳顿和无谓的时间浪费。台湾工商企业界要求开放“三通”的呼声日益高涨。他们认为,“三通”是攸关台湾经济存亡的关键所在,只有开放“三通”,台湾才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布局的压力,才能摆脱经济低迷的困境,才能避免被“边缘化”。
  实现两岸“三通”是祖国大陆方面的一贯主张。祖国大陆早已为尽快实现两岸“三通”做了种种努力。略举几例:为了保证台湾船舶能够在台湾海峡安全航行,祖国大陆解除了大陆一侧灯桩对台湾方面的遮蔽,并陆续兴建很多有利于航行的灯桩。另外,大陆的海岸电台也都对台湾船舶开放,大陆搜救中心也对台湾船舶全方位开放,并对遇险遇难的台湾船舶进行救助工作。台湾船舶到大陆港口靠泊作业时,港务部门都给予全力支持与配合。
  在空中运输方面,早在1981年,民航总局作出三项决定,第一,大陆民航已准备好可以飞往台湾的航机,服务两岸民众;第二,台湾民航客机在执行飞行任务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在大陆民航机场降落或起飞,大陆机场将提供一切安全保障和服务设施;第三,随时准备和台湾方面就两岸空中通航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在达成共识前,双方可以先就航空企业之间的业务代理做起来。
  虽然大陆方面充分展现了善意和诚意,但是时至今日,两岸“三通”还没有实现,这完全是台湾当局的阻挠所致。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将逐渐开放,如果仍然不能“三通”,不仅对两岸经济发展不利,还会直接加大台商在大陆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他们的竞争力,对航运业者的不利影响尤甚,两岸航运市场照此下去将被外国资本挤占。因此,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不仅是台湾各界的强烈愿望,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要求,台湾当局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拖延。
  实现两岸“三通”,有一个基本立场,就是要遵循“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原则。只有这样,两岸“三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健康发展方向。两岸“三通”有客观需要也有实施条件。当前只要把“三通”作为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就可以用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公司对公司协商的办法,尽快地通起来。这是两岸直接“三通”协商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希望台湾当局能够务实地对待两岸“三通”协商问题,尽快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为改善两岸关系采取实际步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