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三个特点 三个进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6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三个特点 三个进步
王斌来
  高考年年都是热门话题,而招生录取更是热门中的热门。今年7月举行的高考事关全国527万考生的切身利益,考生、家长、高校乃至全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约275万大学新生是如何被遴选出来的。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招生录取作为高考的最后一个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既是教育部门的目标,也是广大考生、家长的期待。
  从记者采写的报道来看,北京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目前总的态势是波澜不惊、各得其所。具体而言,呈现出三个特点,体现了三方面的进步。
  一是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技术保障促进了招生机制上的进步。今年,网上录取学生占招生计划数超过80%。招生录取网络远程化在减少了人工环节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为舞弊的可能性。每年高考前后,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上好大学、好专业走门路、找关系。如今,随着招生录取机制日益公平合理,高校将招生条件、收费标准、录取程序和规则等事先公布,录取的各类学生都要公示,家长们也该放宽心了。
  二是高校招收第二志愿考生比以往有所增加,体现了在维护考生利益方面的进步。一些高校重第一志愿、轻第二志愿是个老问题。依据《高等教育法》,高校有办学的自主权。但也要看到,每年都有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当而没有被录取到与其考分相当的高校。仅凭第一志愿录取,对考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考生通过填报志愿选择高校和专业,高校通过招生录取选择考生,怎样将二者有机地对接起来,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是高职院校、专业升温,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实际录取数超过计划招生数370多人,反映出考生在求学、就业观念上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许多地方,实用型、技工型人才大量短缺,此类人才在就业前景、报酬待遇、受重视的程度等方面并不逊色。只盯着名校或热门专业,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考生心态更趋务实,值得称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