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人力救护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6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人力救护车”
  王化军 郑威 王丹誉
8月4日清晨6时,由内蒙古森林总队大兴安岭支队20名官兵组成的“人力救护车”,在原始森林里徒步连续奔跑了14小时之后,终于将因扑火战斗而受伤的战友申瑞东送到了公路。前来接应的越野汽车按预定时间等候在那里,3小时后,申瑞东被安全送进医院,及时接受抢救。
  8月3日,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火灾2号火场的扑救战斗进入最艰难的一天。参与战斗的机动大队战士申瑞东已连续作战12个小时了,他拖着疲倦的身躯,奋勇扑打着正在吞噬大树的火舌。“快躲开!”风力灭火机隆隆的响声淹没了战友的呼喊。一棵枯树轰然倒下,隔着防火安全头盔砸向他的右额。军医诊断,必须马上将小申送往医院抢救。
  现场远离公路,汽车不能到达,火场林深树密,直升机根本无法降落。支队长陶谦决定:挑选20名身体强壮的官兵,组成护送队,徒步将申瑞东抬往最近的公路。支队向总前指联系就近医院。
  20名战友仅用了4分钟,就用树杆、武装带、腰带、尼龙绳捆成一副简易担架,“人力救护车”在林海深处开动了。
  护送队伍很快遇到了“石塘林”——在地表上,上千公斤的碎石堆砌在一起,地面凹凸不平,其中最大的地方达几十亩。走在这样的路面上,即使是一个毫无负担的人,一不小心也会摔倒。
  为了保证伤员的安全,在上坡的时候,前面抬担架的跪着,后面的将担架高举过头顶,以保持担架的平缓。这样每行进10多米,就要换一班人。在跌跌撞撞中,担架队缓慢地前进,一小时只能走150米……
  夜里8时,天黑了下来。气温很快降到了5摄氏度,汗水却湿透了每个人的衣服。只要一停下来,冰冷的衣服立刻像冰块,贴在战士们的背和腿上。
  午夜,甩下了石塘林的队伍又遇到了马尾松林。马尾松长势奇特,密集的枝条,始终拦住官兵们前进的道路。这时候,担架已经不允许6个人同时抬,只能由前后两个人抬着前进。这时,护送队员每人的负重已骤增为刚才的3倍。但抬担架的人没有一个叫苦。换下来的战士,则主动跑到前方,用自己的身体压倒树枝,为战友前进开路……
  8月5日,得知申瑞东脱险的消息,护送小申的“人力救护车”——20个战友和全支队官兵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