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万里海空铸长剑——海军航空兵50年建设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6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万里海空铸长剑
——海军航空兵50年建设巡礼
沙志亮 崔伟光 姜毅
  仲夏,南海夜空星稀云淡。一颗正缓缓下坠的照明弹被某新型战斗机发射的导弹击中。顿时,照明弹像夜空中爆炸的礼花四处飘散。
  驾驶新型战机实施这次夜间导弹攻击训练的,就是有着“海空雄鹰”之称的海军航空兵部队的飞行员。
  1952年9月6日,共和国的海空雄鹰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从此,海军航空兵就沐浴着党的光辉,从小到大、从岸基到大洋,发展成为海军的一支现代化高技术兵种。
  面对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海军航空兵已由组建初期的单一的水鱼雷轰炸机,发展到拥有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水上飞机、舰载直升机、警戒机、电子侦察机、空中加油机等具有海军特色的飞机。
  1979年12月30日,中国海军舰载直升机首次在长江口外着船成功,诞生了中国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从此,海军航空兵的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搜潜攻潜、超视距引导、机降滑降、立体补给、夜间着舰等,逐渐形成了配套适应的海上合成作战能力。
  作为率先改装新型国产歼击机的海军航空兵某团,不负重托,创造了全军同类机种中最快成建制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的一支海空劲旅。
  “飞豹”的横空出世,令世人瞩目。在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飞豹”六机箭形编队首次代表海军航空兵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随着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海军航空兵的空中警戒机,成倍地扩大了海空警戒范围;空中加受油机海天的成功对接,标志着海军航空兵作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并预示着将逐步填补我国海空防御中的空白。
  海军航空兵的战史是在短兵相接中展开的。然而,当科技介入战场之后,“空中拼刺刀”的作战样式不得不远离战场。从空中几百米近距离格斗到数十公里外的导弹攻击,这绝不是一个量的变化,而是一个质的飞跃。
  1996年,海军航空兵某团的战鹰长途奔袭,飞抵离目标数十公里时,用最新型的自动化攻击模式发射导弹击中靶船。
  1999年,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的“飞豹”,征尘未洗便飞向海战场。在某海域,一场新型飞机与新型舰艇合同导弹攻击试验拉开战幕。数架“飞豹”空中编队对“敌”实施干扰,随后跟进的“飞豹”快速进入,依次对海上目标进行导弹攻击,目标连续被导弹击中。如今,海军航空兵部队所有作战层飞行员均进行过导弹实射训练,命中率全部达到优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正面对太平洋,朝气蓬勃的海军航空兵已经滑上了飞向远洋的起飞线。
  1980年5月,只有5个月着船历史的中国舰载机参加了远程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任务,这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远航,担负着遥测、航测、打捞火箭数据舱任务。某舰载机组只用了5分20秒就把数据舱打捞到军舰上。
  4年后,这支闯过大洋的舰载机部队又开始了横跨太平洋的航程,参加南极考察并协助建立长城站,并创下了在南极单机飞行104架次的飞行纪录。如今,这支舰载机部队已20多次走出国门。
  1980年11月,一道紧急命令下达到海军航空兵某轰炸机团:远航南沙。飞越南沙,在我军尚属首次。这历史性飞行重任落在某轰炸机团的两个机组身上。他们不仅填补了我军飞行史上的一项空白,同时也向世界展示我海军航空兵的远程作战能力。
  时隔不久,海军航空兵的另一个轰炸机团又奉命飞越第一岛链,准时与我舰艇编队进行空舰合练。
  2000年春天,海军航空兵首次实施空中加受油训练,实现了一次对接受油成功率100%的目标。空中加受油的成功,将会使海军航空兵的远航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题图为牟健为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