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招聘切忌“年龄歧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6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来信

招聘切忌“年龄歧视”
  编辑同志:
随着企业不断深化改革,不少35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将逐步走进劳动力市场谋职求生。然而,“35岁以下”这几个字却频频出现在“招聘简章”上,这一道人为设置的“坎”,把许多35岁以上的失业人员“卡”在了求职的大门外。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强调的是“唯年龄”,忽视了人的能力和品行。
  首先,这道“年龄门槛”让不少求职者望“职”兴叹。其实求职者中许多人不但有技术、有经验、有能力,而且有学历,原来是单位的技术尖子。比如:原湖南郴州某化工厂职工曾斌在企业破产前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后来自学了大专课程,并拿到了工程师技术职称。车刨、电焊样样精通。刚失业时,他觉得凭自己的实力找份工作不会太难。可他一连跑了几个单位,均因“年龄超过35岁”被用人单位婉拒。“原以为年龄大经验丰富又有学历是个优势,谁知用人单位要求‘年龄35岁以下’后,优势反而成了劣势。”
  其次,35岁是人工作、生活成熟的阶段。现在一些单位片面追求低龄化,其实是用人上的舍本逐末。比如像工程技术、工艺、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越来越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大龄人才,这批35岁以上的人由于工作多年使他们熟练掌握了操作技术,这些技术一般靠点滴积累,短时间不易掌握。
  如今,许多单位用人时都实行双向选择,不招固定工,一般都是招合同工。如果打破年龄界限,让求职者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兴许在不少工作岗位,35岁以上的人会干得更好。
郴州市栖凤渡煤矿办公室 张贵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