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关注东亚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8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综述

关注东亚合作
王莉 钟鸣 刘文剑
  8月21日至23日,两个以东亚合作为题的国际讨论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主题为“东亚合作:进展与未来议程”;由北京大学东亚学研究中心和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亚洲研究所主办的主题为“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东亚”。来自亚洲和欧美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就东亚合作畅所欲言。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讨论会上发言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东亚合作,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实践中,努力深化“10+3”和“10+1”进程。中国已与东盟确立了新世纪合作的重点领域,并决定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与日本、韩国在“10+3”框架内的三边合作也进展顺利。他说,中国积极参与并推进东亚区域合作是因为:“首先,开展并加强区域合作,是中国贯彻睦邻友好周边政策的需要。东亚国家都是中国的近邻,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是中国睦邻外交的首要目标,也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需要在双边层次与东亚各国友好相处,还愿在地区层面与周边国家携手共进,共同开辟东亚和平、繁荣的未来。第二,开展并加强区域合作,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规模和外汇储备都已跃居世界前列。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将在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上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世界的,而周边地区尤其是东亚各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中国60%以上的对外贸易面向东亚,70%以上的外资和技术来自东亚,东亚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要方向之一。第三,开展并加强区域合作,也是东亚各国应对形势变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东亚国家开展区域合作,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推进了区域经济的融合;又应对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增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这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显得更为必要。东亚各国发展阶段不一,经济互补性强,整合区域合作,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贸易促进协会金融发展学会会长山泽认为,东亚地区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并不矛盾。经济全球化增强了私人公司的跨国流动,而政府则依靠地区贸易协议通过自由化和简易化的方式在自己的范围内吸引国内外企业。韩国国际金融政策学会东北亚信息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昌嘉说,占世界经济1/5和东亚经济90%的中、日、韩三国应该在东北亚经济整合和东亚经济整合中扮演领导角色。三国应积极参与“10+3”进程,并把它发展为东北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平等参与的东亚进程。同时,每一个东北亚国家都应该努力与一个东南亚国家或是同属东北亚的一个国家形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东南亚研究学会负责人谢秀瑜对东亚金融合作的途径方式和进展做了对比分析,指出东亚各国应在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亚地区化、双边等各个层次展开经济整合与合作。
  针对将来的东亚合作,韩国银行货币委员会委员金泰东先生提出了两种框架的设想:一种是经济合作率先由韩、中、日发起,继而再寻求东盟与三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另一种是东盟促进与韩、中、日的双边经济合作。他认为在渐进的基础上加强金融合作,尤其应该认真关注亚洲货币基金的建立。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是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中国经济能保持快速增长,会为其他亚洲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而由于贸易方向和产业结构类似、外资在自贸区内部流向不同等原因,贸易冲突与不平衡是在所难免的。这在全球经济市场化的今天,也是正常的。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学会主席诺丁索比从现实性和合理性的角度对东亚一体化进程作了可行性分析。他呼吁东亚各国要加强合作,从而实现“合作的和平,合作的繁荣和合作的文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