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还原历史的功力和解读历史的智慧——读《党史札记》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9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随笔

还原历史的功力和解读历史的智慧
——读《党史札记》有感
萧寒
  1999年《学习时报》创刊伊始,龚育之同志开辟了《党史札记》(以下简称《札记》)专栏,引起广泛关注。两年多来,已陆续发表数十篇。前不久,这些札记结集出版,读后令人颇受启发和教益。
  札记这种文体,中国古已有之,它是文人读书时所作的要点摘记和心得体会。以札记形式写党史,在学术界并不多见。不过,对龚育之同志来说,倒不是从为《学习时报》撰写《札记》开始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在《读书》杂志断断续续发表了若干篇《大书小识》,采用的就是札记的形式,而且颇有影响。那些文章追述毛泽东著述编辑出版的所历、所感、所识,也可以说是另一个角度的党史札记。
  长期以来,不少党史著述似乎有一种套路,内容结构、体裁样式乃至语言文字都被程式化了,读起来十分沉闷甚至味同嚼蜡。《札记》则不然,选材丰富而不单一,从宏观进程到具体细节,从理论阐释到史实考订,从党的领袖到普通记者,从高层决策的演变到一首歌曲的命运,尽收笔底;形式多样而不拘束,叙事、论理、记人、评书,不拘一格,错落有致;文字活泼而不刻板,娓娓道来,轻松平和,毫无呆板的“八股”腔调。一位同行曾感慨地说,读《札记》是一种享受。这话引起我的共鸣。的确,《札记》是可以在灯下细细品味、慢慢琢磨的佳作。可以说,它开创了党史著述的一种新鲜形式。
  历史研究有两个最基本的价值要求,一个是还原历史,即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一个是解读历史,即解释历史演变的因由。党史研究也是如此。用研究党史的人熟知的说法,叫“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从《札记》中,人们能够深深感到作者还原历史的功力和解读历史的智慧。
  对于党史研究,龚育之同志常常强调要按照历史原貌写历史。这是他曾经作为党史研究部门的负责人提出的要求,也是他本人研究党史的一个追求。评说事件、臧否人物、阐发理论,作者无一不是以还原历史原貌为基础的。《札记》中的一些篇什,史实考订旁征博引,史料运用信手拈来,显示出史家风格和广博学识。如对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的考证,不仅可信,而且可读。
  《札记》当然不以写出历史的本然为终极目的,而是在写出本然的基础上,寻找历史发生的原由,实事求是地写出历史的所以然。作者对历史发生的原由总是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其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决策、关于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等文章,都大跨度地对这些问题的历史由来、历史背景作了深入考察和审视,启人深思,给人教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