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平静与震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机构改革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4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平静与震动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机构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 崔佳
  去年10月以来,人们发现,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不仅许多部门的人员变动了,而且法官们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也变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殊不知,去年8至9月,这个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法院已静悄悄地完成了机构改革。这项与全院200多人都密切相关的“大动作”完成得如此平静:工作照常进行,岗位交接平稳,人员心气顺畅。但同时它也带来了对重庆高院全体人员内心的巨大震动,这种震动激发出的热情和力量,已开始在该院的各项工作中显现出来。
  平静:来自公平和坦诚
  重庆高院近几年来一直为人事问题所困扰,每当牵涉到干部人事安排,事情似乎就很难“平静”。然而这次机构改革,全院2/3的中层干部岗位重新竞聘,所有正式编制干部实施双向选择,如此大的涉及面,却波澜不惊:没有人纠缠吵闹,没有人埋怨挑剔,大家都很快进入了新角色,一个月之内,全院人员基本调整到位。
  改革为何如此顺利?最重要的原因是重庆高院党组将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贯彻始终。改革启动前,他们先后制定了几套方案,并反复研究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方案确定后,所有的程序一律公开。中层干部竞岗的岗位职数、报名条件、考试成绩、群众投票结果、党组考察和公示情况,每个环节都张榜公布。为了确保公正,院里还决定:考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请外单位老师阅卷,严格监票,纪检部门全程监督……“阳光下的竞争”有效地防止了“暗箱操作”,真正做到了靠实力不靠关系,民主选才而非领导圈定。结果是凭能力胜出者高兴,虽尽力但落选者服气,大家都很平静。
  与公开公平的改革机制相配套的,是重庆高院党组细致而坦诚的思想工作。该院此次中层干部竞岗十分激烈,26个岗位有69人次参加竞争,其中有一个岗位的竞争者达6人之多。从理论考试、竞岗演讲到党组考察和公示,每一轮都有人被淘汰下来。这时,院党组领导就主动找到这些同志谈心。该院原法警队政委此次竞聘落选,院领导一番坦诚的谈话使他从失落中摆脱出来,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车管科的新岗位。
  震动:激发信心与力量
  重庆高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张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机构改革对全院上下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的初步建立,使一批有才能的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同时理顺了内部管理关系,充分地调动起广大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为全院落实审判方式改革和加强队伍建设两大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与了竞岗“洗礼”的中层干部们感受尤深。新上任的民二庭庭长黄明跃告诉记者,上任第二天,他就召集本部门全体同志开会,着手制定学习和调研计划,他说:“通过改革,以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干部任用观念得到了彻底转变,围绕审判业务配备班子的原则得到强化。”他表示,上岗后压力很大,但有信心将压力转化为不断进步的动力。
  对重庆高院党组来说,机构改革同样带来了许多收获。张轩院长说,通过中层干部竞岗,发掘了更多的人才,感到非常振奋;通过群众参与,又了解到广大干警对进一步搞好全院工作的殷殷期盼,“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使我们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据介绍,机构改革后,该院目前中层干部40岁以下的17人,占全院中层干部总数47%,最年轻的只有32岁,其中大学本科、硕士、博士29人,占总数80%。这种文化和年龄结构,在全国高院系统位居前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