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美国零售巨人也要倒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4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美国零售巨人也要倒下
王如君
  闹得沸沸扬扬的安然破产案还没有消停,美国“零售巨人”凯玛特也“发出了即将倒下的悲鸣”。
  22日,凯玛特在芝加哥向伊利诺伊北区破产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所列资产近163亿美元、债务约103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零售业破产案。
  密歇根州特洛伊市的凯玛特是美国屈指可数的“老牌名店”,其历史悠久远远超过了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1897年,创始人塞巴斯蒂安·克雷斯吉和约翰·麦克罗瑞在底特律和孟菲斯创办了“五分一毛”杂货店。1899年,两合伙人分家,克雷斯吉办起了克雷斯吉公司,从此一路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1962年,克雷斯吉公司开办了第一家凯马特折扣商店,1977年正式更名为凯马特公司。20世纪80年代,凯玛特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取得了节节胜利,于1987年成为美国第二大零售商,时年销售额高达240亿美元,超出了沃尔玛的1倍。进入90年代,沃尔玛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第一大零售商,而凯玛特则是节节败退,1994—1995年间一度与破产擦肩而过。但凯玛特仍有实力,直到2000年,旗下拥有连锁店2100多家、雇员25万多人,年度营销总收入达到了359亿美元,名列《财富》全球500强的第84位。
  “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美国经济走入衰退,各行各业一片萧条。凯玛特更是步步失算,最后终于走上了申请破产保护的道路。造成凯玛特落败有下述几大主要原因:
第一,竞争策略有误,未能扭亏为盈。2000年5月新上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康纳威曾想一展雄风,从当年7月开始对公司进行全面的改革。但到了2001年上半年形势毫无改观,第二季度亏损2200万美元。随后,康纳威重新推行凯玛特历史上有名的“蓝光促销法”,对3万种商品降低价格,与竞争对手开打“价格战”。结果不只在低价商品上没能胜过沃尔玛,在时髦商品上也斗不过塔吉特(Target)。凯玛特第三季度损失更为惨重,亏损2.24亿美元;
第二,去年年终假期销售不旺,凯玛特受到重击。由于“9·11”事件和美国总体经济走入衰退,消费者热情降低,去年感恩节到圣诞节期间零售业并没有出现火爆的购物潮。加之零售业竞争剧烈,凯玛特推不出更具竞争性的低价,因而也招不来更多的顾客。第四季度,凯玛特销售额连月下降。12月,凯马特公司下属的开业一年以上的商店的销售额比前年同期下降了1%,而沃尔玛的销售额却增长了8%;
第三,评估公司推波助澜,降低信用等级,严重影响了凯玛特的形象和融资能力。由于凯玛特销售连月走低,去年12月中,穆迪公司将凯玛特信用等级降到了“垃圾地位”,随后其他评估公司也随之跟进。今年1月初,华尔街有分析家放话,凯玛特“已走到了破产的边缘”。1月中,标准普尔公司宣布正在考虑将凯玛特从其500种成份股中“开除”。这一切促使本来不高的凯玛特股价不断缩水。去年8月,凯玛特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为13.16美元,到1月22日则跌到70美分,仅最近两周就足足跌了70%;
  第四,供货商停止供货,对凯玛特釜底抽薪,造成了致命一击。由于销售不旺、融资出现困难,凯玛特对供货商的欠款越来越多。最大供货商福莱明食品公司因凯玛特不能及时交付7800万美元欠款,于21日停止向凯玛特供货。与此同时,其他供货商也延迟或暂停供应商品。最后正像康纳威所说,经过考虑各种选择之后,申请破产保护成了“真正解决公司诸多巨大挑战性问题的惟一出路”。
  其实,凯玛特实现重组早已开始,公司董事会最近几个月来一直在酝酿方案,上周刚刚任命了美国企业界有名的“扭亏专家”詹姆斯·亚当森为新董事长,康纳威只保留首席执行官一职。申请破产保护后,凯玛特表示,已向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通用电气资本公司和摩根大通银行等筹得了20亿美元的贷款,将对公司进行快速重组,希望在2003年摆脱破产保护的困境。22日,康纳威满怀信心地宣称:“我们决心尽快、尽善地完成重组,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创造一个新的开端,重新确立凯玛特的未来地位。”但业内分析家普遍持怀疑态度,认为凯玛特如果要继续运转下去,今年内必须关掉四五百家连锁店,其竞争力仍然赶不上沃尔玛,要想全面翻身,没那么容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