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水灾敲响警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02
第7版(国际)
专栏:

  水灾敲响警钟
钟 鸣
今年8月中旬,数十年的特大洪水袭击了从德国到俄罗斯黑海沿岸的广大地区。其中,俄罗斯、捷克、德国、奥地利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英国、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也遭遇了暴雨不同程度的袭击。突如其来的大雨和引发的洪灾使欧洲损失惨重,停水停电,交通中断,大批游客滞留异地,农业受到直接打击,数百万人因此而蒙受了生命和财产损失。
虽然人们无法准确地预知灾难的降临,但这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并不是第一次。世界气象组织曾发表公报说,2001年世界气候异常,气温升高,飓风频繁,暴雨成灾,干旱严重,为历史上所罕见。在北大西洋,一年中出现了15个被命名的飓风和热带风暴,远远高于正常年度;有的风速每小时超过179公里,破坏性极大。在太平洋西北部,这一年发生了28起台风和热带风暴。英国、匈牙利、波兰、澳大利亚、莫桑比克、赞比亚、印尼等地区也连降暴雨引发水患,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今年上半年,全球气温与气候仍然出现反常现象,这一次的欧洲水灾就是很好的证明。
痛定思痛,人们发现,频发的水灾与环境污染,特别是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密切的联系。据德国《明镜》杂志报道,瑞士巴塞尔大学植物学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小组,对二氧化碳浓度与树木蓄水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显著上升使森林中的树叶气孔平均变小了10%到15%。树叶气孔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同时也对水分的吸收起着调节作用。气孔变小,就会导致树木吸收的水分变少,进而导致土壤中蓄含的水分减少,这无疑将会增加发生洪灾的可能性。
研究还表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引发的气温上升和蒸发加速,会造成全球降水量的不平衡,从而带来更多的旱涝灾害。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的发现,据统计,20世纪世界上洪水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这一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有一定的联系。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类向大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气温升高,而全球气候变暖又将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今年的欧洲水灾再次敲响了警钟。国际社会对环境污染、温室气体的增加日益关注。日本能源专家曾指出,21世纪的人类社会必须应付地球温室效应带来的危机。据估计,因为温室效应,地球表面温度到2100年将上升1.5摄氏度到6摄氏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地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最优先课题。目前正在南非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许多国家的代表呼吁在扭转环境恶化等方面制订出“清晰的”目标和时间表。这是人类共同的呼声和愿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