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截至2001年底,天津市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15.6万亩,每年生产蔬菜5亿公斤——让居民吃上“放心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02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截至2001年底,天津市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15.6万亩,每年生产蔬菜5亿公斤——
让居民吃上“放心菜”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居民吃上了“放心菜”
  天津南开区一家超市。一位张姓大妈在超市挑了几个西葫芦,买了一些圆白菜。记者问:“你买这些菜,吃得放心吗?”“放心。你瞧,那不是有市里发的‘放心菜’铜牌吗?”大妈指着旁边挂着的一块铜牌说。
  原来,天津市农业局为无公害蔬菜设立专销点130多个,由市无公害蔬菜管理办公室核发了销售专点铜牌、标志使用证书、包装物上的防伪标志。怪不得张大妈那么放心。
  超市能买到“放心菜”,饭店里吃的蔬菜是不是也让人放心呢?在河西区围堤道健强里附近,记者同天津市农业局蔬菜处处长段伯川一起来体验。“你这个店的蔬菜是从哪里进的?”“你们就尽管放心吃,我们做生意图长久,不能坑客人,蔬菜都是从专销点买来的。”服务员很热情。记者打小爱吃韭菜,可听说韭菜含农药残留高,去年就戒了口。听服务员这么一说,不禁勾起了馋虫:“给我们来一个韭菜炒鸡蛋!”……
事实上,天津居民能吃上“放心菜”,凝聚着天津市委、市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技部门、市场流通部门和农民的大量心血。“如果没有天津方方面面的努力,老百姓要吃上‘放心菜’,是难以想象的。”天津市农业局副局长任锡俊这么说。
  作为全国4个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试点地区之一,早在1999年,天津就开始大力开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作。从那时到2001年,全市无公害基地从2000亩迅速发展到15.6万亩,涉及12个区县,158个基地点。现在,全市每年生产无公害蔬菜5亿公斤。
  抓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是天津居民能吃上“放心菜”的一个重要保证。但仅有这点不够,还要抓质量标准、抓检测体系、抓市场建设、抓产业化工作。
  3年来,天津市紧紧围绕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抓蔬菜标准和市场流通方面,市农业局会同市技术监督局一起,出台了《天津市农药管理办法》等5个地方标准和2个地方性管理文件,初步规范了生产和流通环节。而蔬菜产业化工作,更是无公害蔬菜能否保持长期稳定供给的一个支柱。
  目前,天津所有无公害蔬菜的供给,基本上都是公司+基地+农户形式。无公害蔬菜配送市场,连接130多个专销点的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20家。“这个办法不错,特别直接,农户也看得见,公司也有效益。”任锡俊说。
  “放心菜”并非“无忧角”
  不错,天津有“放心菜”供应了。但是,“放心菜”并非“无忧角”,它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甚至干扰。
  所谓“放心菜”即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农药、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残留量控制在国家有关标准的限量之内。这是对食用农产品质量的起码要求,也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但是,农民限于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的限制,可能在技术上不能完全按照国家无公害生产程序来进行规范化的生产,也有可能因为受到生产成本的限制而投入价廉毒性强的农药,致使已有的“放心菜”质量标准发生波动。天津市农业局市场信息处处长官宏义说,“你把得松一点,就摁不住。所以,要抓产品的产地环境,抓投入品(化肥、农药、技术)和执行标准。总之,要严格把好源头关,也要抓产前、产中、产后的监管工作。”
  其次,坚持“放心菜”基地的标准,与发展更多“放心菜”基地的矛盾,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天津有1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市里打算年内扩展到30万亩,但仍不能满足众多蔬菜基地加入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迫切要求。按说,天津这样一个1000多万人口的直辖市,理应发展更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但贪多嚼不烂呀。“放心菜”基地的标准涉及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等方面,坚持基地的标准是对居民身体健康负责,所以不能随便降低标准。段伯川讲:“全天津有100多万亩蔬菜基地,作为主管部门,我们也想尽快地多发展‘放心菜’基地。但对此,心要热,头要冷,还是那句老话,成熟一个,放行一个。”
  再次,说“放心菜”并非“无忧角”,完全是基于现实的考虑。现在,天津本地蔬菜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达到国家颁布的无公害标准。而市场是开放的,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埠蔬菜进入天津,这很正常,却增加了甄别的困难:这些菜,是无公害的吗?未必。“所以,发展无公害蔬菜,是一条长路,我们只是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天津市一位负责人的话说得在理。
  打好市场准入这张“牌”
  虽然发展无公害蔬菜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最关键的,还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如果说蔬菜供应是一个水管子,进口那头是农民和基地,而出口这头就是消费者,市场准入就是一个闸门。
  “现在,不少地方只要种蔬菜,就宣称是绿色的,就是无公害,自欺欺人。所以,一定要把住市场准入这个闸门,管住了源头,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就有了保证。”农业部种植业司一位专家说。
  若天津乃至全国都管好了源头,那么,全国包括天津本身的蔬菜就是无公害蔬菜。当然,这是远景,近期该怎么做呢?
  认识上必须明确,市场准入要管住,但不要管死。管住,就是要严格把关;而不要管死,是指要通过示范、带动等手段,营造一大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天津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主任助理刘书亭副研究员对示范的效应深有体会:“现在呀,小商贩都跟着我跑。”为什么呢?因为该示范园区是天津市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和推广基地。示范园区只要同某个村子结成对子,蔬菜贩子们就闻风而动,农业技术的服务和市场的追捧,使得众多蔬菜基地都在向无公害基地跟进。
  市场准入,要用市场的手段说服和教育农民自觉地按照无公害生产规程和标准,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经营。如一般大葱0.5公斤卖5毛钱,无公害大葱在超市可以卖到1元钱。这就是市场本身的“说服力”。农民认不认?当然认。武清区陈咀乡西坝河村村委会主任王家仲讲,他们村办的润泽工贸公司,现在每天销售的无公害蔬菜就达2万公斤,旺季达到3.5万公斤,村里的每亩土地增收300元以上,农民也因此而致富。
  市场准入,还要塑造出一大批无公害蔬菜的品牌,那样,既增强了居民对“放心菜”消费的指认心理,又能带动广大农户共同致富。西青区当城镇胜利村高天利等7户农民,自发组织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协会,在生产中互相监督,在销售上共创市场。由于良好的社会信誉,他们注册的“高天利”商标在天津小有名气,去年春节“高天利”韭菜0.5公斤卖到1元多,而普通韭菜才卖几毛钱。
  截至2001年底,天津市认定的15.6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共带动5万余农户。目前,正在申报和进行监测的基地17万多亩,到年底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可超过30万亩。天津市“放心菜”的发展,赢得了各方的称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