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制度是保证——抓落实系列谈之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4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制度是保证
——抓落实系列谈之五
郑剑
抓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艰巨课题。实践表明,抓落实不能简单地停留于发号召和提要求上,不能时紧时松、敷衍应付,不能仅仅依靠领导干部或少数人的努力。只有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各项制度,使工作有所遵循,使责任得以明确,抓落实才能成为一种常态,才能取得可靠的效果。
落实难,难在哪里?难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难在抓住重点、解决问题,难在坚持不懈、务求实效。一句话,难在“落实”责任。一个决策作出之后,便进入了落实的阶段。落实要由人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谁来统领全局,谁来具体实施,谁来监督检查,都有一个责任划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抓落实必须管住人,管住人才能做好事。责任明确,分兵把口,各个环节衔接协调,每位同志守土尽责,落实的进度、效果就有了保证。反之,责任不清,一哄而起,看似热闹,实则混乱,就容易造成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甚至不落实、落不实。
落实责任靠什么?靠制度。因为,制度要求规范,体现规律;“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落实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责任是一种约束和压力,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承担起来的。这样,要确保实践按照预想的目标前进,就必须有一套规矩和办法。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化的方法,具有刚性,是一定范围内和特定时间里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它的实质也正是为了科学划分责任,保证工作落实。由此看来,制度和落实在取向上是一致的。有了科学、完善的制度,对于一项工作来说,落实起来就可以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对于一个部门和单位来说,如果抓落实没有取得实效,就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对症下药。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可以避免和减少许多复杂因素的牵扯和干扰,提高落实的水平、质量和效率。
落实依靠制度,制度贵在管用。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关落实的制度自然就是多方面的。信息反馈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相辅相成、形成合力,落实就可以纳入科学轨道,走向良性循环,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和部门抓落实图“方便”、轻效果,习惯于靠命令和要求而不是靠制度和规范,“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结果往往难尽如人意甚至事与愿违,还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因此,通过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关于落实的科学、完善、有效的制度,非常迫切。
狠抓落实,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推进制度建设”,“坚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狠抓落实就是一种重要的作风,同样应当依靠制度。实践证明,责任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决策作出以后,定人员、定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落实怎么样、落空如何办,列出进度表、算算明细账,一切都按制度办理,以制度评判,就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落实,保证落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