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乡官”王志义与他的十四万贷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07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乡官”王志义与他的十四万贷款
本报记者 孟辉
王志义,个头不高、身体壮实、肤色黝黑,脸上总是挂着憨憨的微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庄树谦笑着介绍说:“为给老百姓办事,他连房子都押给银行了!”
  1999年6月,王志义当上了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达呼店镇的党委书记。面对群众的期望,他决心干出个样子来。
  这谈何容易。达呼店镇经济上完全依靠农业,镇里一家像样的企业都没有,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镇里一年财政收入不到300万。出路何在?他一直思忖这个问题。
  达呼店镇也有优势。这里的水好,流过境内26.7公里的音河绝少污染;这里的土好,全镇205平方公里大多是草甸黑钙土。守着这么一块地方,王志义决定利用优势,发展绿色食品。
  去年4月,达呼店镇成立了齐齐哈尔嫩江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绿色食品的加工企业,此时遇到了难题:没钱。绿色标识的获得需要经过建立绿色食品基地、设立加工车间、建造蔬菜储窖等一系列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怎么办?他召集班子成员协商,向区里汇报,决定向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必须有抵押,镇上没钱,他一咬牙,联合镇干部王东旭、李效明拿房子做抵押,他用自家的房子贷了14万元。
  贷款办下来后,王志义开始申办“绿色标识”。油豆角结荚了,他到哈尔滨向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报喜。茄子挂秧了,他向省城送样儿。大青椒挂满枝头,他请专家来回访……为了省钱,他上省城早出晚归,尽量当天赶回,在北京就住便宜的地下室。目睹了他的种种窘迫,国家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同志告诉他:“你千万别客气,让我们请你吃饭吧!”于是,他得到了别人难以想象的“礼遇”——被国家、省“绿办”的人请“吃盒饭”。
  去年9月,达呼店镇注册的“嫩江”牌油豆角、洋葱、茄子、青椒、玉米,全部贴上了国家绿色食品标识。望着5块金灿灿的绿色证书牌匾,王志义心里甜得跟喝了蜜似的,他明白,这蜜汁是用汗水和心血酿成的。冲着这5件证书,山东烟台国远贸易公司大老远跑来,投资3000万“接管”了嫩江公司。“国远”进驻达呼店后,不仅替他还清了贷款,还办起了脱水蔬菜和玉米饲料的加工厂,建立了农业科技园区,与农民签订了7万亩的绿色食品订单。
  金秋时节,我随王志义参观镇里以宝丰村为轴,辐射东团结、西团结、达呼店等村的数万亩绿色食品基地,他与王东旭、李效明挤在吉普车的后座,指点窗外葱茏的绿色,不时发出爽朗而自信的笑声。
  今年达呼店镇的绿色食品面积由去年的8万亩增加到15.9万亩,“嫩江”牌洋葱拉到北京,卖到了当地的最高单价。镇里农民喜气洋洋地说:达呼店镇办“绿标”,洋葱变成了摇钱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