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击鼓何需拖豚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4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击鼓何需拖豚尾?
何满子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我已经懂事时,清王朝已经垮台了十多年,作为汉族人耻辱标记的男人的辫子早已剪掉;但仍有极少数顽固不化的老头脑后仍拖着一条豚尾。记得我家居处附近,常有个收破烂的老头,拖着辫子经过。我们一群小伙伴当他经过时,就大声喊唱着几句顺口溜羞辱他:老头子,留尾巴。不留在屁股上,留在了脑袋瓜。
那时只是厌恶那男人拖辫子的怪模样,后来稍大了,懂得了那是民族压迫的标记,清朝初年统治者以“留发不留头”的酷令强迫汉人剃掉头发,只留下一簇来梳辫子,以作为被征服了的顺民的记号。清初人的笔记和诗文中对剃发一事多有记载,令人对拖辫子一事感到痛恨而悲愤。以后,见到清末上海画家吴友如的石印画册,写洋场风情的有租界上的外国巡捕抓中国苦力,一手逮着三四个可怜兮兮的同胞的辫子,像牵一串牲口似的拉着走,画家以为这是滑稽,看的人只有恶心。再后来,读外国人的游记之类的书,有不少人突出地描写中国人脑后拖着一条豚尾,作为野蛮和落后的劣等民族的象征,竭其嗤笑鄙夷的能事。那兴起的感情简直就如面对国耻一样。
  这种脑后拖条豚尾的人物,见之于文学,见之于图画,见之于谈历史故事的戏剧与影视,已经够令人厌烦了,倘若见之于生活中,试想该是什么滋味?
  从传媒得知,北京鼓楼将恢复明清时代按时击鼓之制,以增添几百年故都的历史风韵。这没有什么,也算是一道风景线,或者对旅游什么的也是一项景观吧。没料到从电视荧屏上看到,鼓楼上打鼓的鼓手竟是穿着马蹄袖(这也是叫人作畜牲装束的恶形恶状的羞辱人的标记)装束、脑后拖着豚尾的人物。将这种耻辱的形象昭之于世,还要兴高采烈地舞弄,简直令人——恶心!
  中国古代都城的晨钟暮鼓,作为帝都的威仪和告示作息,起源盖甚古老。如果说先秦宗典《周礼·小司徒》中的“鼓人”所司的职务还不很指明京都击鼓;汉赋中《两都》、《三京》提到的钟鼓也难以确定其制度的话,则唐代《西京城场考》和唐人传奇(如白行简的《李娃传》)对长安暮鼓的描写,已可说明是京城日常的定制了。手头没有刘侗等的《帝京景物略》,不能查考明代鼓楼击鼓的制度仪注,但大致可以推断,自辽、金、元建都北京以来,这种都城鸣钟击鼓的方式都是差不多的。辽、金、元三朝国祚甚短,明朝历时276年(1368—1644),比清朝(1644—1911)的267年要长。要而言之,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审美角度,都没有必要用清朝的服饰,叫吊着豚尾的鼓手来表演!连溥仪在辛亥革命以后都自惭形秽,留着辫子见不得人而改发式了,难道还要今天的中外人等来看这野蛮、落后且又是耻辱标记的豚尾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