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阿旃陀的建筑和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9-11
第3版()
专栏:

阿旃陀的建筑和艺术
印度考古学家 查克拉瓦蒂
如同世界上一切伟大的遗迹——好比伟大中国的敦煌、大同云岗和龙门一样,阿旃陀的艺术也不是只属于它的本国,而是属于全世界的。这种艺术典范代表着文明国家历代所积累的劳动成果和思想意识,盼望每一个富有想像力的人都来欣赏它们。
就印度来说,早在纪元前二世纪,凿石而成的建筑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种建筑在西印度和德干高原可以找到最早的和最优秀的范例。它们属于佛教的两大宗派,即希那衍或小乘和摩诃衍或大乘。小乘石窟的开凿是从纪元前二世纪起至第二世纪;过了这一时期,大约有三百年是默默无闻的。其后即是大乘活动的开始,并持续了数百年。这些石窟,最完美的发现于西印度的巴贾、康丹、拜萨、那西克、卡尔勒和康希里以及德干高原海德拉巴省的皮塔考拉、阿旃陀、奥兰格巴德以及爱罗拉等地。关于这种建筑物的源流,姑且不详细谈,但我们可以说,它在印度造型艺术的发展中是占有显著地位的。这种石窟建筑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在那里聚会和礼佛的“支提”窟,即佛殿,第二类是僧侣起居的寮房。“支提”窟比较重要,建筑上的装饰也比较讲究。它们一般有两下列柱和半圆形空间,建有石雕的“窣堵坡”,或称丘状佛塔,里面藏着佛陀的舍利。窟顶有卷式装饰,一个或数个不等,象征着佛在精神世界里的宇宙主宰的地位。这种建筑设计最精和引人入胜的地方是它的正面,这正面,下有窟门的楣框,上有拱窗,可使阳光照入佛殿。这种佛殿,以巴贾的为最大,以卡尔勒的为最壮丽。在早期的石窟中,有许多设计表明了这种建筑是脱胎于木构建筑的,有些石窟的顶部和大门拱顶确实发现过木椽。可是在大乘时期石凿建筑的后一阶段有一特征,就是不再模仿木构建筑,而雕凿佛像了。在早期的遗迹中,代表佛陀的,只有一些同他有关的象征,如宝座、释迦在它下面成道的菩提树、他的脚印和其他标志,而佛像则往往是没有的。
阿旃陀石窟得名于距此约七英里的一个村镇,石窟坐落于荒僻的幽谷,环境气氛极富诗意。石窟共二十九个,凿于高约二百五十英尺的新月形山峰的悬崖峭壁间,其下有小溪流过。那里灌木繁茂,到了雨季,百花盛开,景色壮观。这些石窟的起源要归功于小乘和大乘两大宗派的佛教信徒。最早的石窟属于小乘教徒,计有两个佛殿和三个寮房,时期起于纪元前二世纪,迄于第二世纪。其余二十四个石窟,内有两个佛殿和二十二个寮房,都是大乘教徒从第五世纪到第七世纪之间凿造的。阿旃陀的石窟虽然都因壁画著名,它们还有着大批的雕像,主要是释迦牟尼佛和众菩萨,其中有些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来大多数的石窟壁上和顶上都绘了图画,可是这种图画保存至今的只有六个石窟了。一百三十五年前,当这些壁画初次被发现的时候,它们遭到了破坏分子的严重毁坏,使世界上损失了一批珍贵的文物。这些壁画最早的作品可以追溯到纪元前二世纪,现在仅见于第九号、第十号两窟,而且已被搞得一塌糊涂了。第十六号和第十七号两窟的壁画,乃是第五世纪当印度艺术登峰造极的时候创作的。第一号和第二号石窟的壁画保存得最完整,其创作时间也不会离这个年代太远。
正如世界上其他各地的古代壁画一样,阿旃陀的画家也是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来创作的。他们在多孔的岩石表面上,刷上一层混和着牛粪和砻糠的泥土。这样处理过后,再敷上一层石灰,然后在上面钩绘草图,最后进行着色。颜料是用就地取材的矿物和植物配制的,通常计有红色和黄色的赭石、白垩、油烟和靛青。只是后期壁画所用的蓝色才用外地输入的石蓝粉调成。作画的方法常常显示了画家们高明的技巧和丰富的想像;明暗渲染和造型技术虽早已掌握了,但并没有被普遍采用。在这些绘画中,特别是第一号石窟和第二号石窟的藻井上面,绘着各种装饰画,其中有花纹,有花圈,有荷花模样,有正方和长方的各种图案的木格,有形形色色的花卉和树木,有常见的走兽,传说中的动物,半人半兽和神话人物。另有写生的场面,有的描写穿着自己民族服装的外国仕女、富有异国情调的人物和走兽。这里还有艺术造诣极高的画像,不仅有佛像和菩萨,也有世俗的人物。第一号石窟内的波头摩巴尼菩萨曾被誉为亚洲绘画艺术的极顶,其中有些作品同弥盖朗哲罗的绘画非常相像。此外还有描写本生经故事就是释迦佛前生的故事的,在他的各个不同前生中,本是慈悲的菩萨,有时为人,有时化兽,以拯救众生的苦难。第十七号石窟所保存的叙事画最多,内容是描写佛陀生平中最动人的事迹。这些壁画中也不乏历史画。在第一号石窟有一幅宫廷画,描写印度王以相当隆重的仪式接待来自友邦的外宾。有人鉴定这幅画是描写查鲁克耶朝统治者普拉皑新二世接待波斯王拘尸卢二世派来的使节和随员的场面。波斯著名史学家泰巴利对这件事有过一段记载。具有高度水平的绘画,数量很多,在这里不可能一一介绍。因此我只能谈一谈其中的几幅作品。在第一号石窟内,有一幅“公主临终”,所表现的凄恻伤感的神情,在艺术史上无出其右。同是第一号石窟内那幅“黑公主”和第二号石窟内那幅“佛陀诞生图”,那些描写宫闱、梳妆以及佛陀访问家属的画面都是精心杰作,其美感和艺术价值是无可比拟的。这些壁画除了艺术价值外,对于研究人种学、社会生活、当时各界男女的衣服装饰、头发式样等等,提供了独特的资料,叙述故事的方式,也是人人看得懂的。那些丰富多采的装饰品,项圈、手镯、耳环、花环,都描绘得非常高明,并且给身体各部分衬托得很巧妙。外衣的褶纹画得很简朴,却极精确。这些壁画表现了阿旃陀的画家们挥笔时已经得心应手,并且善于运用色调。那些绘画大师最卓越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他们所绘的仕女身上。有人在提到阿旃陀壁画的女子形象时曾评论道:“阿旃陀壁画这样率直的、豪侠般的崇尚妇女,真是无可比拟的了。……她们不仅仅是女子,而是世界上一切美的化身。尽管是那样的欢乐和妩媚,但从未丧失她们的尊严,没有受到任何轻视或凌辱。”
遗憾得很,那些艺术家究竟是谁,他们来自何方,我们一点也不知道。通过雕刻和绘画来谈讲故事的这一艺术,在佛教的纪念物中,已经尽善尽美,可是那些参加工作的淳朴的匠人的大名至今一个也没有记下来。不过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当时艺术界一定是了不起的人物,由于他们从事了创作,留下了作品给后代来观摩欣赏,到今天还受到人们的怀念。阿旃陀的若干壁画,无疑是名望不大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也有少数可能出自僧侣之手。但是,有些作品表现了高度的技巧和想像力,我们可以肯定它们是功勋艺术家的天才创作。
最后,对于世界和平理事会建议举办阿旃陀壁画展览,我无法充分地表达我的祝贺。这些壁画在国际艺术界中的重要性是无可置辩的。佛陀自己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死;阿旃陀壁画象征着他当时所争取的是什么,今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正在争取的是什么。在这些壁画中,没有任何暗示侵略的地方。很多画面表明了对众生的爱,并通过对人类的爱战胜了贪欲和邪恶。因此,我要引用我们古代圣贤的一句话作为结束:“和平,和平,和平永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