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联芳”是怎样长大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09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联芳”是怎样长大的
  郭英
  “哈,我们要变成市民了。一人还要给补好几万呢!”当初,听说小山村将要被拓展为城区的一部分时,不少村民欢呼雀跃。
  “联芳”是个只有3平方公里2000多人的小村,位于重庆市渝中、沙坪坝等4个城区交汇处,重庆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联芳并入重庆新型经济园区。
  在村民们高兴的同时,联芳村的党支部书记张学忠心里在想:仅国家给补的钱,村民们舒舒服服过日子不成问题。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呢?
  与其依赖国家,不如自己去创业。张学忠把大家手里的钱集中起来,成立了显丰集团。
  联芳地无半亩平,路无半里直。作为联芳地区经济实体的代表,显丰集团严格按照市里对园区建设的规划,炸平了人头山,用约200万立方米的土石填平了两条大沟,修成了24米宽1.3公里长笔直的通往市区繁华地段的显丰大道,并在道旁拓展出近200亩可用于开发的平地,使园区迈出了“转化一产,优化二产,发展三产”的历史性跨越。
  此后,显丰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自有资金,对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重点开发公路沿线,营造出良好的商业氛围,迅速带动起联芳园房地产、餐饮娱乐、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短短几年时间,联芳已形成了以建筑建材、装饰、家具和商贸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大道两侧店铺林立、人气旺盛,酒店、商店、造型典雅的楼群、鳞次栉比的建筑,成了重庆市内一道新的亮丽风景和经济增长点。联芳三产的比重迅速上升到占园区经济总量95%以上,三产实实在在地成为联芳的主导产业,成为联芳的主要经济来源。
  “只有发展,才有出路”。在联芳由村到园的转折时期,显丰集团的董事长张学忠反复强调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和理念。如今,园区吸引了外地来的2万多人,上海大众等一些大客户也落户园区。原来产值不到百万元的小村发展成如今总收入过8亿元、净资产近4000万元的繁荣小区,被列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