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辉县:砂管管出循环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09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辉县:砂管管出循环经济
王健
不久前,由中国砂石协会主办的砂资源管理现场观摩会在河南省辉县市举行。
  这次会上,砂资源管理行业的专家学者认为,辉县市砂资源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辉县的砂资源为太行山花岗岩经河流冲刷积淀所形成,地表、间隙及地下的可开采砂储量达11亿吨。其质地优良,作为建材一大门类,一直是豫北地区建筑市场的“抢手货”,也是砂区农民的生存资源和地方政府的财源。
  早在1974年,辉县就成立了砂管处,但由于砂资源分布于14个乡镇46个行政村,点多、面广、线长,加上政出多门,市、乡、村管理责任不清等种种因素制约,砂业管理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不单宝贵的资源优势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且采砂者还因争地盘等事由不断出现矛盾。
  针对以上问题,辉县市1997年成立了砂业综合管理机构,并要求公安、土地、矿产、水利、林业等部门给予配合,2000年正式设立砂管局。该市政府还出台了《辉县市砂资源开采经营管理办法》。为调动乡、村两级依法管砂的积极性,规定砂管局收取的砂业管理费,除上交财政及负担管理费用外,有40%返还给乡镇,用于砂区建设。
  与此同时,砂管局在各验票管理点架设摄像设备,实现24小时监控;将分布在全市砂区的40多台电脑连接,建成了辉县市砂管局域网,实现了数据、信息快速传递。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引进,使辉县市形成了能够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多方面快速反应的砂资源管理体系。
  辉县探索的这条“政府统管、依法行政、综合治理”的砂资源管理之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砂管局局长杨秦生介绍,目前,采砂每年为市、乡、村、农民增收1.2亿元,砂区的46个村庄都成了小康村,砂区农民人均收入达
  2300元。近4年来,辉县市共栽防风林15.6万株,退砂还田3300余亩,改良土壤6000余亩,修渠7.5万米,增加有效灌溉面积近万亩,筑防风防洪河堤12公里,硬化路面150公里。采砂业还带动运输业的发展,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