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还是要增发国债——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系列述评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5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还是要增发国债
  ——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系列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 李建兴
  增发国债不会有大的风险
  2002年,受世界经济减速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外贸出口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要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关键在于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在当前情况下,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必要的力度。只要不减少国债投资规模,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态势才能保持下去。
  但是说起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连续性,有人就不免担心国债发多了,赤字增大了,会给经济带来风险。
  应该看到,中国的储蓄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达40%左右。目前银行资金比较充裕,存差较大,利率水平较低。2001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4.4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4万亿元。发行国债有利于把银行存款转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消费和培养财源。再者,市场价格稳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态势都不太明显,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处于一举多得的较好时机。
  在今年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如果不保持必要的国债发行规模,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停工半停工的企业会增加,下岗职工会增多,财政收支也会减缓,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
  还应该看到,增发国债,国家财政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可能加大中央财政的收支差额,也就是说,可能会增加中央财政的赤字。据测算,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1.2%上升到1998年的1.9%到2000年的2.9%,仍在公认的警戒线内;从债务角度看,我国债务负担率从1997年的8.1%上升到1998年的10%,到2000年的14.6%,2001年在20%左右,远低于国际通行60%的警戒线。2002年,即使保持2001年的国债发行规模,债务负担率仍然远低于60%的警戒线。
  专家认为,只要国债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就不会有风险。
  积极财政政策未产生挤出效应
  国内外还有些人士担心中国近几年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和扩大支出,会产生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通过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政策,有可能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的借贷资金进行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减少,使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张作用被部分或全部抵消。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中国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看,积极财政政策没有产生挤出效应。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分析说,先从增发国债对利率的影响看,中国自1996年5月以来,名义利率多次下调。由于中国尚未实行名义利率的市场化,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影响名义利率的升降。
  再看增发国债对借贷资金量的影响。增发国债没有与民间竞争有限的资金。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超过70%,存在较大的存贷差额。商业银行近年的资金过剩主要是风险意识增强、企业投资利润较低及产业政策调整的缘故,而且这种过剩是在满足了政府借款需求之后的过剩。从实证检验看,民间投资主要受到民间资本的边际产出(或利润率)和公共投资影响,民间资本边际产出上升会提高民间投资。如果公共资本投向竞争领域,即与民间资本的生产可以相互替代,增加公共投资就会挤出民间投资。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领域主要是高速公路、供水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属于社会公共支出领域,对民间投资不会形成挤出效应。相反,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提高民间投资的外部效应,提高民间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推动民间投资。
  最后看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具有替代关系,即财政增加购买力支出可能挤出居民消费。但这要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具体的分析来定。某些财政支出如招待费,的确是私人消费的替代品;公共设施支出则是私人消费的互补品;还有一些公共支出既是私人消费的替代品又是互补品,比如国家用于食品和药品检验的支出,既减少了私人检疫支出,又增加私人对食品和医药的支出。如果增加政府支出降低了私人消费的边际效用,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则是互补的。通过分析财政购买支出和居民消费关系的计量模型发现,中国财政购买支出与居民消费总体是互补关系,扩大政府支出对需求总体上具有扩张效应。
  开始于1998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到2001年已经有4个年头。4年来,用国债资金安排的项目投资总规模26000亿元,到2001年底累计可完成投资19300亿元。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02年继续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度成为必然选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