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如今,很多居民光顾银行不是为了存钱、取款,而是买保险——保单摆上银行柜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13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消费视窗

  如今,很多居民光顾银行不是为了存钱、取款,而是买保险——
保单摆上银行柜台
  本报记者 李丽辉
  银行保险卖火了
  近日,在北京东单一家银行储蓄所,一位中年妇女向银行业务人员询问,把钱存银行与买保险哪样更合算?银行业务员熟练地介绍说,银行代卖的保险大多是分红保险,固定利率与银行的活期储蓄利率差不多。只是保险比单纯的储蓄多了另外一块收益——分红,如果保险公司效益好,那么买分红保险所得到的投资收益就可能比银行储蓄高。听了介绍,这位女士动了心,说先回家跟家人商量一下,准备拿出一部分钱买保险。
  银行保险,是指通过银行代理销售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产品在国内推出,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静介绍说,平安是最早推出银行保险产品的,“千禧红”分红保险产品销售一直呈几何级数增长。以平安北京分公司为例,2000年“千禧红”销售保费是2.5亿元,2001年达到8.14亿元,2002年上半年超过12亿元。平安公司今年上半年银行保险总销售达4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0%。
  继平安之后,其他寿险公司也先后推出一些银行保险产品,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鸿泰”、泰康人寿的“千里马”、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红利来”、新华人寿的“红双喜”等。这些产品今年上半年销售也出现了成倍增长的好势头。
  合作产生“双赢”
  银行保险缘何热销?保险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保险产品集保障、储蓄、投资功能于一身,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在低利率时代的投资需求,加上去年下半年以来股市持续走低,消费者手中的一些闲散资金缺少投资渠道,促使人们将可支配收入投向兼具保障、储蓄、投资功能的银行保险产品。此外,银行拥有庞大的网点资源和良好的信誉,消费者在银行网点购买保险,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感到安全可靠。还有,保险公司开发的银行保险产品很适合在银行销售,这些产品大多功能简单,购买者很容易了解产品特性和收益比较,银行业务人员不需要做太多解释等,提高了产品销售成功率。
  银行保险产品热销,为银保双方创造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对银行来说,代理销售保险既能够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还可扩大并巩固其自身的客户群,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增强银行在市场上的号召力。对保险公司而言,借助银行庞大的网点优势和深入人心的品牌,更可以开拓新业务渠道。据了解,随着银行保险业务迅猛增长,在一些较早开展此项业务的寿险公司,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保费份额已占到寿险总收入的20%以上。银行保险业务与个人销售、团险销售并驾齐驱,成为寿险的又一支柱业务。
  产品还需再丰富
  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个人寿险产品都是在银行出售的。特别是在欧洲,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占其总保费收入四成左右。目前,国内几家大的保险公司与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十几家银行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合作范围除了代销保险产品外,还包括代收保费、代支保险金、联合发卡、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
  专家提醒,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刚刚起步,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比如,在产品设计上,各寿险公司的产品趋于雷同,缺乏特色。产品的同质性导致种类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在合作模式上,保险公司都想争抢客户资源多、网点多的银行,容易诱发保险公司间的恶性竞争。这些问题和不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附图片)
  题图:在福建兴业银行义乌支行的营业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在办理业务。庞伟良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