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更加现实的戴高乐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17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述评

  更加现实的戴高乐主义
  本报驻法国记者 张祝基
  今年5月希拉克竞选连任总统成功,6月右翼在议会选举中又赢得压倒性多数的胜利,法国由此告别了“左右共处”时代,出现了右翼一统天下的局面。法国在国内政治发生了这种变动以后,其外交有什么变化?最近,法国第十届驻外使节会议在巴黎举行。一年一度的使节会议,主旨是审视和反思法国的外交政策和工作。根据这次会议发出的各种信息,加上对近几个月来法国新政府外交活动的观察,综合分析可以认为:法国外交从根本上说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信守戴高乐主义。不过,若说法国外交绝对没有变化也不准确,应该指出,它变得更加现实了。
  法国前外长韦德里纳曾直言不讳地用带有“霸权”含义的“超级大国”这个词来称呼美国,并公开批评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邪恶轴心”理论,美国为此而恼怒。今年5月才上任的法国新外长德维尔潘7月会见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随后向新闻界表示:法国愿意同美国有一种“信任”和“坦诚”的关系。他又说,“现在威胁我们的,不是强权,而是缺少规则和标准,以及国际社会没有充分地负起责任来”。在这次使节会议期间,德维尔潘还强调美国与欧洲的共性和互补性,例如他说“美国有生气、有力量、还有非同一般的热情,而欧洲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和统一中的多样性”。看得出来,法国前后两位外长对美国的表态是不同的。对此,法国媒体认为:其实,这只是方法和腔调的不同,从实质上看,并没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变化。联系到美国准备对伊拉克采取军事打击行动、法国多次表示不同立场的背景,可以理解,德维尔潘的变调讲话无非是不想使法美关系变得过分紧张,因为过分紧张对法国无益。
  在这次使节年会上,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如何认识“实力”。德维尔潘说,“9·11”事件的一个主要后果是,关于“实力”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实力过强也会带来损害。从今以后,实力经由影响而不是强制来不断形成。德维尔潘持这种理念,希拉克也持这种理念。应该说,这种看法有道理。具体谈到法国的实力和影响,《费加罗报》在一篇社论中写道:“在由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主导的全球化和欧盟规定的、有时是使人动弹不得的义务之间,对于像法国这样的国家,回旋余地不大。但是,法国有自己的话要说。柏林墙倒塌、技术革命和‘9·11’事件,接二连三的冲击导致世界乱了套,法国的信息可以开辟出一条道路来。”换句话说,法国认为,目前世界的最大挑战是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而法国正可以借机有所作为。德维尔潘还认为,柏林墙倒塌以后,世界上的威胁就变得不可预见,任何国家也逃脱不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危险和不稳定的体系中,在这个体系里,在几万公里以外发生的一个意外事件也能产生毁灭性的效应。这是一个没有秩序、急需秩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一条规律:相互依赖。正是基于这个思想,这次使节会议再次明确,法国外交工作的重点是法德关系及法国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同非洲国家的关系。显然,法国要加强同欧盟及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在国际上更加借重这两方面的力量。
  作为法国第五共和国传统外交路线代名词的戴高乐主义,其主要内容似可用“独立”、“大国地位”和“伟大形象”这3个词来概括。当年,戴高乐总统在美英苏之间纵横捭阖,为法国争得了参加战后盟国对德国的管制,并使法国成为随后成立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样才使法国跻身于世界大国行列。冷战时期,法国巧借两极对峙格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种特殊的活跃角色。可是冷战的结束使法国失去了以往的表演天地,德国的统一使法德间实力对比的天平更加向德国倾斜,加上亚洲的变化,法国要想保住世界级大国的地位,已无可能。其实,法国的雄心已不再是当世界大国,它的雄心就是使世界听到法国的声音,它要通过欧盟和联合国来实现自己的雄心。这种现实主义的选择非常明智。为此,法国打算一俟9月德国大选尘埃落定,就使有所降温的法德关系重新热乎起来,并计划明年1月在《爱丽舍宫条约》签订40周年的时候再签一项进一步密切法德轴心关系的新条约。与此同时,法国宣布在未来5年内将自己对可持续发展的援助增加50%。希拉克还在南非召开的地球峰会上提议,成立专管发展问题和财政危机的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安全理事会,吸收穷国参加,作为对8国集团活动的补充。另外,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即将对非洲进行今年以来的第三次访问,明年希拉克总统还要出访马格里布地区,并说法国在英语非洲和葡语非洲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不过,由于外交与内政紧密相关,难免两者相互掣肘。例如,为了保住农民选民的选票,法国反对在2006年以前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任何改革,而这个问题使法德关系结下一个大疙瘩。伊拉克问题也是一例。从伊拉克是个潜在的重要贸易与能源伙伴以及同众多伊斯兰国家关系的角度考虑,法国有理由反对美国对伊动武。但若真到摊牌时作错了选择,则会伤及法美关系中根本性和长远的利益。法国外交颇费掂量。
  (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