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调整所有制结构 公有和非公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0
第1版(要闻)
专栏:迎接十六大 喜看新成就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调整所有制结构
公有和非公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本报北京9月19日讯 记者李丽辉报道:如今,年轻人找工作有很多种选择:可以进国有、集体企业,也可以去外资企业,还可以几个人一起开办公司,自己当“老板”……这是我国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带来的一个新变化。
  调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国企改革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党的十五大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3年目标的基本实现,使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8亿元,为1997年的2.9倍,达历史最高水平。2001年,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等不利情况,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仍实现利润2330亿元,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和人均税金等指标均超过上年,上缴税金占全部工业企业上缴税金的67%。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国有经济向国家提供了60%左右的财政收入,为城镇提供了70%的就业岗位。城乡集体经济也有新的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我国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大约只有15万户个体户,没有私营企业,到1998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120万户,私营企业120万户,从业人员超过1700万人。1998年私营企业产值和营业收入达到5853亿元和5323亿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了60.1倍和137.2倍。截至2001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423万户,私营企业202.86万户,从业人员达7474万人,注册资金21648亿元,共创产值19878亿元,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19675亿元。在过去10年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从不到1%增长为20%以上。
  外商投资企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1997年底,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3.6万家,吸引外资3030亿美元。截至2002年6月底,我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0.51万家,投资总额9235.45亿美元,注册资本5252.40亿美元。(绘图:刘小青)(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