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德国大选态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2
第3版(国际·体育)
专栏:综述

  德国大选态势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德国战后第十五届联邦议院选举将于9月22日举行,选举后将产生新一届任期四年的联邦政府。在8月底和9月初,德国两大主要政党——社会民主党和联盟党的总理候选人施罗德和施托伊伯举行过两次面对面的电视辩论之后,竞选活动接近尾声。在选举投票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两位候选人在电视屏幕上和各地的集会上露面愈加频繁,进行最后一次争夺选民的努力。尽管这一次议会竞选活动首次采取了来自美国的电视辩论的办法,显得颇有新意,但是从历史上纵向比较,这次大选缺乏关于德国前途的深入辩论,是一次相对平静的竞选。
  自从1998年秋天施罗德出任总理、社会民主党和绿党联合政府取代科尔为总理的联盟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以来,德国政坛上仍然维持着多年来的两大党和两小党的格局,并无新的可以与之相抗衡的政治力量出现。在这次大选中,角逐仍然主要在两个传统的大党之间进行。
  对于社会民主党和施罗德来说,竞选的有利之处在于:一是党内比较团结一致,施罗德在党内地位稳固。二是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的联合执政关系比较牢固。
  施罗德竞选的不利之处在于经济形势不作美。4年前施罗德借欧洲向左转的东风、凭借“新中间”的口号上台之时,曾把降低失业率作为新政府的主要纲领。他曾说,衡量新政府的政绩就看失业人数是否降低。在施罗德执政的头两年,在相对有利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增长率曾分别达到1.8%(1999年)和3.0%(2000年),就业人数也增加了50万。但在今年7月底,登记的失业人数达到400多万,重新回升到1999年的水平。这对施罗德政府的连任努力当然十分不利,联盟党曾抓住这一点猛烈抨击现政府。但是问题在于,联盟党自己除了重申减税等老一套的办法以外,并未提出更能打动选民的克服失业的方案。而施罗德政府则在今年2月任命了由社会各界代表人士15人组成的反失业委员会,经过长达半年的讨论,提出了克服失业的新方案。即所谓的“哈尔茨委员会报告”。施罗德许诺,一旦他重新当选,将会把它写入执政纲领。“哈尔茨委员会”的建议效果固然有待实践检验,但是它至少给选民留下了现政府正在采取认真措施的印象,有助于施罗德摆脱被动局面。
  在对外政策本来并未成为竞选话题的情况下,施罗德最近对美国扬言对伊拉克动武的明确反对态度,实际上改善了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政府的竞选地位。因为施罗德总理的表态顺应了德国民众反感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的民心。虽然施托伊伯抨击说,施罗德的表态方式损害了德美关系,但鉴于联盟党最后也表示德不能参加反伊战争,因此,联盟党在这个本届大选中惟一的对外政策话题上很难得分。
  最近各民意测验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选民的情绪正在向有利于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的方向转变,社民党的得票率领先于联盟党一至两个百分点。人们现在普遍估计,除两大党之外,绿党和自民党都将进入议会,而民社党能否跨过在议会拥有议席至少必须获选票5%的门槛,暂时难以预测。鉴于两大党都不可能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将来联邦政府如何组成,现在预言还为时过早。(本报柏林9月2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