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寂寞石板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1
第8版(大地·作品)
专栏:

  寂寞石板街
  杨守松
  暖冬的天气反常到突然就掼下来一声春天的雷!但就在之后,不过隔了一天,又悄悄地飘下来难得的一场大雪——久违了的大雪啊!雪花似杨花飞蝶,絮絮地满天飞舞,我便有回归童年的天真,恨不得和雪花一起手舞足蹈……
  谁知,第二天起来一看,满世界的大雪连个影子都不见了!我便如失落了什么似的不知所以了。怔怔了一会儿,突然就心血来潮,想到了顾炎武,想到了要去看看千灯的石板街。
  要看顾炎武就必须经过石板街。印象中的千灯石板街是很长的,只是长到什么地步却依稀模糊了。匆匆赶到千灯,感到雪后的街景显得湿湿的,却不潮。整个一条老街都静静的,好像悄悄地在商量什么事。我们跑到北大街的北尽头,那里有一座古典的石拱桥,桥身稳健而巍峨。石板街就从这里向南铺展。
  一千多块完完整整的石板迤逦铺展,而且一块不缺,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可是没有人叙说它的来龙去脉。石板街就如夜晚的大雪一样寂寞,一样无声无息。可是石板街却没有到此为止,只不过在这里转了一个弯又向西延伸,在那里,是建于梁代的秦峰塔,塔下是有些颤颤歪歪了的老房子……
  石板街的主干道继续向南延伸。两条约四米长的条石把石板街从北大街连到了南大街。这里是千灯的中心棋盘街了。棋盘街有一口老井,只是外包装有些新造的感觉。但棋盘街的确是石板街的精华。这里的面店和租被子的古老行当至今还在,还有一条石板路水漉漉地通向河码头——这条石板路使人想起某幅老照片,想起外婆的外婆在水码头用木棒捶衣服的情景……
  我们又朝南走。依然是湿湿的水亮。依然是整齐划一的石板。也依然是清静的少有顾客的店面。店主或妇女或老人,大多有一架彩色电视机,电视里放的也是锡剧《珍珠塔》什么,或者实在没什么事做,为了消遣又为了省钱,就放一个盒式收音机,听听节奏特慢的评弹。这使人想起以前的周庄,寂寞、清静、美丽得使人不敢发出声音。石板街是幽静的也是古朴和纯粹的。尽管,石板街已经有上千年了,但进入到新世纪的千灯依然较少商业习气的污染。也为这,我突发奇想:满世界的大雪是不是都偷偷地跑到这条石板街上来隐居了?
  石板街虽然寂寞,却坚实,虽然少有人知,却如皇帝的女儿……
  也有遗憾。我们走出棋盘街就见一石桥的残骸,问路人,说叫“中木桥”,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桥被拆了!偏偏还留下了半边的桥基。这除了让人心疼之外还能说什么呢?不过,后来我也想,这古桥的残骸或可作为历史的见证呢——再往前走,一位老人说,南大桥也是石拱桥,“交关”神气的,被拆了卖给周庄了!原来还有这么一出戏啊。怪不得周庄被炒得云里雾里呢。不过,这条长长的石板街却是拆不走的。长街因长河而设,长街因石板而名。
  石板街贯穿了整个千灯镇。据说,最早的石板街由三千多块条石组成,比现在还要长。岁月的沧桑在石板街也留下了痕迹。
  走完了石板街就是顾炎武的故居了。不知为什么,直到现在,顾炎武总是被人们尤其是游客冷落。就如这条蔚为壮观的石板街,好像根本就没有被人们重视过——其实我自己也没有重视,直到今天才心血来潮想到要看一看石板街的,顾炎武的墓和石板街一样早就知道也早就经过早就看过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真这样当回事。是不是大雪给我的启发?雪和路、雪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确不知道。但我看了顾炎武的墓再从石板街往回走的时候,慢慢就有了一种感觉:石板街是千灯的筋骨和脊梁。无论这世界如何变化如何现代,石板街却始终坚实地在脚下延伸,就如顾炎武,不管你是不是还在重视他,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的筋骨却永远存在。
  大雪无痕。不错,但大雪的轰轰烈烈却是永恒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