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走进青瓦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5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外交官亲历

  走进青瓦台
张庭延
青瓦台是韩国总统府,我第一次走进那里是1991年11月陪钱其琛国务委员兼外长去汉城参加国际会议。当时中韩还没有建交,但卢泰愚总统着眼未来,在青瓦台单独会见了钱外长一行。不过由于时近傍晚,行色匆匆,对青瓦台没有留下多少印象。1992年我受命出使韩国后,才对青瓦台逐步有了了解。
  青瓦台坐落在汉城市西北部,是一个面向景福宫、背靠北狱山和仁旺山的偌大院落。这里原是一幢名叫“景武台”的古代建筑,自总统迁入后盖起蓝色琉璃瓦屋顶的建筑而易为现名。院内正面为二层主楼,是总统办公、会客的地方,布置以红色调为主,豪华庄重;西侧为金碧辉煌的宴会厅,是举办国宴的场所;主楼东侧有两幢辅楼,是总统秘书班子的办公室。总统的寓所就在院落的后面,是他居住和休息的地方。
  1992年9月15日,我在青瓦台向卢泰愚总统递交国书。那天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我乘韩方的礼车,通过戒备森严的门岗,进入青瓦台正门。绿色的草坪,葱郁的树木,绛红的甬道,古朴的建筑,交相辉映,和谐而静谧。按照韩方的安排,我在庭院中心广场检阅了身着民族服饰的仪仗队,之后进入贵宾室等待。先于我到达汉城的印度、日本大使递交国书之后,卢泰愚总统在一间宽大的接见厅接受了我的国书,然后移到一间小会客室与我进行谈话。他除对我的到任表示欢迎外,还表示期待着10天后首次访华,与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见面,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各国使节每年都有几次进入青瓦台的机会。每年春天,总统都要在青瓦台举行花园酒会,招待各国使节夫妇。会场设在庭院东侧绿树环抱的大草坪上,中间摆着十几张圆桌,放上各色食品。总统和夫人站在入口处,与各国使节和夫人握手、问候之后,走动在熙熙攘攘的宾客之间,轻松自由地与之交谈,笑声不断。具有特色的是,这天从总统夫人到韩方各位女宾均身着各色民族服装,短衣长裙,再加上各国女宾的绚丽服饰,汇成一幅色彩缤纷的图案。
  青瓦台平时的安谧幽静,在外国元首来访时常常被打破。1995年11月中旬,江泽民主席访韩,欢迎仪式在青瓦台内举行。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欢迎队伍从大门入口列队至主楼前,敲锣打鼓,欢迎贵宾。金泳三总统在铺着红地毯的主楼门厅前迎候江主席,两人握手寒暄后,并肩走到庭院中心广场,检阅三军仪仗队,之后接受儿童的献花,这时鼓乐齐鸣,欢迎仪式达到高潮。两国元首会谈、欢迎宴会、歌舞演出均在青瓦台内举行。次日清晨,金泳三还邀请江泽民到他的寓所共进早餐,两人均着便装,不打领带,这是韩国对友好国家元首给予的最高礼遇。“家庭早餐”后,金泳三沿着草坪边的甬道送江泽民至登车处,握手告别。
  我最后一次进入青瓦台,是1998年我离任前的8月6日。外国驻汉城的使节和国际机构的代表近百名,他们离任一般只能向总理辞行,总统因国务繁忙不再会见。然而就在我们要离开汉城的前几天,青瓦台突然来电话通知,金大中总统要会见我们夫妇,使我们喜出望外。金大中在野时,我们曾多次与他相见,还去他家做过客。他入主青瓦台后,我们也应邀参加过他出面主持的活动。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次他要见我们,除去私交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重视对华关系。会见当日,我们按约定的时间到达青瓦台。雨后初晴,青瓦台内的景物显得格外秀丽。我们在主楼二层会客室稍等片刻,身着藏青色西装、系着红花领带的金大中总统就从隔壁走了进来,笑着同我们握手。落座后,他为我们即将离任表示惋惜,希望我们今后继续为发展两国关系作出努力。他还谈到,他将致力于朝鲜南北和解,为改善南北关系而努力。他表示期待着年内访华,与江泽民等领导人会晤,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发展。会见轻松亲切,令人难忘。
  我们乘车从青瓦台出来,不禁又回头凝视。青瓦台前边的道路上,车来车往;后边的山上,登山客隐约可见。青瓦台周边原为禁区,近年已向群众开放。青瓦台也开始接待游客,它往日的神秘面纱,正在逐渐掀开。我们渐行渐远,心中暗暗为青瓦台送去美好的祝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