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在祖国的热土上奉献——记十六大代表、上海港务局信息中心主任林明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7
第4版(要闻)
专栏:十六大代表风采录

  在祖国的热土上奉献
  ——记十六大代表、上海港务局信息中心主任林明月
  本报记者 吕网大
  从1980年远涉重洋回到祖国大陆至今,出生在台湾桃园的林明月在上海已工作了22个年头。“回祖国参加建设的同时,我有幸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站在浦东港务大厦办公室里,林明月感慨万千。
  林明月喜爱中华文化。1971年,她随丈夫到日本学习,1973年夫妇俩又来到美国。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是祖国母亲的召唤!1980年8月,她随丈夫范增胜带着不满6岁的儿子到上海港务局,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万事开头难。物质上的匮乏、拥挤的住房和交通,还有一大堆的粮票、油票、布票,都让林明月一家不习惯。但夫妇俩坚持了下来。正是这样一种执着,使她能亲眼目睹改革开放20年来浦江两岸的巨变。也正是这样一种执着,激励她为上海港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初,当计算机技术在世界先进港口被普遍应用时,上海港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林明月决心用所学专长来改变这一面貌。1982年,在局领导支持下,她带领技术人员,选择高阳港务公司作为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单位,在港区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开发出港口吞吐量统计等3个单项应用系统,开创了上海港乃至国内港口计算机应用的先河。两年后,“上海高阳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诞生。该系统供公司22个部门使用,可提供200多个屏幕查询和200多种报表打印,信息化覆盖程度达75%。它的使用解决了以往库场货物管理数据不准,超期货、无主货无法准确管理等难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库场利用率。经鉴定,该项目达到国际港口同等应用水平,并被指定为交通部重点科技推广项目。1985年,林明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近年来,为把上海港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成为现代化国际大港,林明月又投入上海港信息网络建设。如今,全港23个生产经营性公司的局域网与局级网络实现互联,提升了上海港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了上海港的市场竞争能力。据统计,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从1995年的152万标准箱发展到2001年的640万标准箱,6年间增长4倍,吞吐量超亿吨,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港。
  现在的林明月,还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委、全国台联副会长、上海市台联会长,最近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她为加强两岸交流与交往,增进沟通了解做了大量工作:为待业的青年台胞联系就业;为生活困难的台胞家庭落实生活补助;关心近年来到祖国大陆创业、求学的台胞乡亲;利用节假日走访年迈多病、生活困难的老台胞……林明月的热心和真诚,赢得了台胞的信任与爱戴。
  多年来,林明月还利用返台探亲机会,广泛联系昔日同窗好友,增加两岸的交流与沟通。去年6月,她率“上海民间文教参访团”赴台访问,举办了包括金融、咨询、教育、社会服务等议题的研讨会。期间,她热情宣传祖国的建设成就。访问扩大了两岸交流,受到台胞们的欢迎。
  林明月在台胞中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在台湾的同胞有事要在祖国大陆办,会通过各种办法找到林明月;而在国内的台胞,有困难找她,哪怕半夜三更她也毫不推辞。林明月在两岸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