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比订单更重要的——创智副总裁林惠春谈软件出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8
第11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比订单更重要的
  ——创智副总裁林惠春谈软件出口
  本报记者 杨健
  再次遇见林惠春,是在创智集团成立1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5年不见,这家远在湖南、没有多少地理优势的软件企业年销售额翻了两番,跻身于全国18家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软件企业之列。
  在这5亿元产值当中,副总裁林惠春主管的软件出口只是小头,并不惹眼。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国际化”是创智今后的主要目标之一,公司领导层也始终没有放弃“将中国的软件卖到国外去”的理想,但他们说起这些的时候,并没有“几年之内赶超印度”的狂热。
  这反而激起了我们的好奇,也许在“低调”当中,更有真切实在的感受。
  打牢第一块基石
  创智做的软件出口,属于外包加工,主要的对象是日本的NEC。创智替日本公司做软件委托加工,事出偶然。1997年5月,创智软件园被当时的国家科委授牌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就是在这次活动中,NEC软件事业本部海外事业部的部长跟我们一起认识了创智的负责人丁亮和林惠春,开始了双方长达5年的合作。
  “日本的软件企业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很有个性,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不谈具体的合作内容,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派人来看。”从1997年5月到1998年6月,NEC一共派了16批人到创智进行考察,最多的一次来了24人。这些人什么都看,什么都问,甚至挨着个去检查办公楼厕所的清洁程度。
  13个月过去,在创智感到都有些等烦了的时候,对方才终于带来了合同和3个小的软件加工项目,数额还不到1万美元。
  加工量虽然不大,创智还是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海外软件开发部,从各部门抽调了11名工程师,从片假名学起,开始了软件出口的第一步尝试。
  那时候,创智在电信领域的订单接都接不过来,做软件出口是份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很多人不看好这一块,加盟海外部的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林惠春鼓励他们,“万丈高楼平地起,日本的软件市场规模近千亿美元,把这1万美元做好,我们就在这个市场上打牢了第一块基石。”
  历尽艰辛,任务按期完成,对方对软件的质量表示满意,合同量开始一点点增加。日本的工程师一趟又一趟地往长沙飞,手把手地教授软件开发的规范,其认真的程度与加工量的大小简直不成比例。“日本人就是这样,一旦认准了你,就希望与你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至少跟我们接触的日本软件企业是这样做的。”创智开始感到前期的努力没有白费。
  做软件不能光靠“聪明”
  “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够认真的了,可他们的工程师比我们还要认真。”为了一个加工项目,对方带来的项目文件常常有一尺多厚。“他们挑起毛病来是很厉害的,任何一点瑕疵都不放过。”双方的工程师一起解决问题,过了下班的时间,中方员工本来想去吃饭,一看对方根本就没有离开的意思,便也只好留下来,一块儿把当天的主要疑点弄清楚了才走。这种工作作风在创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躬自省,我们的软件业是比较浮躁的,”林惠春说,“很多问题本来完全可以在测试阶段解决,因为敬业心不强,往往就推到了售后服务那里,增加成本还不算,一旦售后服务跟不上,品牌就砸了。有的程序员个人能力很强,但缺少团队精神,很难完成工程级的大项目。”与NEC的合作,创智不仅学到了那种认真的劲头,而且把它同一整套软件开发的管理体系建设结合在了一起。“这是软件出口乃至整个中国软件业提升所必备的前提。”
  在软件业跳槽成风的今天,创智这些年海外软件开发部的人员结构是最稳定的,有个别人曾经中途离开,但转了一圈又回到这里。“习惯了这里严谨踏实的风格之后,到外面去很多东西会看不惯,又无法靠一己之力改变,便只有回到这个集体中来。”林惠春认为这里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软件产业健康发展所急需的文化,“有些人一提软件产业就说中国人聪明,我倒是觉得对于发展软件产业来说,我们有些人是太‘聪明’了,‘聪明’到眼睛里只有自己的这点‘聪明’。软件开发光靠这种‘聪明’是不够的,它需要先进的管理体系和与这种体系相配套的协作文化。”
  大视野与“小心眼”
  NEC系统集成(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青木祐一郎说过一句话:“我不认为出口产品有什么特别的,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都应该是用户第一,质量第一。”在他看来,软件企业要有“小心眼”,这个“小心眼”就是兢兢业业,就是精益求精,就是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做软件出口这么些年,林惠春觉得创智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动这些“小心眼”,“而且我不认为这些‘小心眼’与战略眼光是对立的,它就是战略眼光的一部分。”
  如今,中国境内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就是青木所在的NEC系统集成(中国)有限公司,去年的出口量达到了近1亿美元。当年NEC的工程师为了一个小订单一趟趟地飞长沙,焉知不是为今天在中国的发展投石问路?“中国的软件业刚刚起步,很多领域还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稳打稳扎地把每一块地占好,就是最大的战略。”正是基于这一点,创智一改过去“创新过度,专注不足”的风格,把着力点放在4个有竞争优势的领域。
  在日本创立了创智分公司之后,林惠春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到欧洲去建一个软件开发基地,“跟印度相比,我们缺少接近西方文化的软件开发环境,到客户的家门口去,借助人家的管理队伍和我们的技术人才,中国的软件出口要做大,恐怕早晚要走这一步。”不过他也承认,以现在的经验和实力,创智要迈出这一步还有很多困难,同印度企业联合培训国际化的软件人才,不断深化与日本企业的合作,便是今天为明天所做的准备。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说起来只是简单的8个字,但这种理念渗透到创智的企业文化之中,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到今天,创智的软件年出口额还处于千万元的量级,但在林惠春眼里,创智的收获已经不能用这个数额来衡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