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最近,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发现,他们出行已经离不开一张小小的“绿卡”——“e”帆风顺信息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8
第11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本期聚焦

  最近,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发现,他们出行已经离不开一张小小的“绿卡”——
“e”帆风顺信息港
  本报记者 高渊
  眼下,有一张小小的“绿卡”,正在悄悄改变着上海人的生活。尽管这张卡的名称一点都不花哨,而且问世至今也仅仅两三年时间,但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发现,自己只要走出家门,似乎已经离不开这张“绿卡”。
  这张卡有一个很朴实的名字——上海公共交通卡,又称“一卡通”。上海市民不管是乘公交车,还是地铁、轻轨、轮渡、出租车等,只要带上公共交通卡,在设定的读卡机上“潇洒一挥”,就可以“畅通无阻”。而一旦卡里的钱用完,持卡人只需到遍布全市的数百个点重新加钱即可。对此,每个持卡者都称便利。
  最近,上海正在加速推广“公共交通卡”,试图让更多的人能“潇洒一挥”。前几天,又有38条公交线路装上了公共交通卡付费系统,年底全市单一票价公交车将可全部使用公共交通卡,使得公交车装载公共交通卡系统的线路达142条。目前,一直困扰交通卡发行部门的多级票价问题也在解决之中。现在,由售票员操作的手持式“读卡机”已在研制之中,明年有望“登陆”申城所有公交车。
  与此同时,今年三季度,每10辆上海出租车中将有8辆可用公共交通卡付费。而全部的地铁站、主要的轮渡都已是“一卡即通”。从地上到地下,从水面到陆上,公共交通卡正越来越畅通无阻。“潇洒一挥”的“持卡族”随之成倍增长,仅持交通卡乘公交车的乘客5月份便有103.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倍。
  其实,这仅仅是眼下上海人“数字化生活”的一个侧面。超市购物,不用亲自去超市,只要轻点鼠标,就有人把蔬菜和生活用品送上门——这样的生活,很多市民以往想也不敢想。要办公事,了解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新规定,用不着辛辛苦苦上门去询问,轻点鼠标,有关内容一览无余kk这样的工作方式,也是以往几十年从没出现过的。随着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的全线竣工,上海市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新的数字化生活方式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