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质疑“表演性”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8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质疑“表演性”文化
毛志成
  近来,由于三种因素的刺激,上市的文字制品格外多了起来。这三种因素是:一、自费出书现象的盛行。凡是各级知识分子为了申报更高一级职称,或在获得了应有职称而力求提高一点知名度的人,大都以出书、发表论文为“成功”标志。受到了出版社、杂志社的冷遇,便不吝“自费”。二、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接轨”之风的吹拂。为了“借风”,赶时髦的应景文字就纷纷抢先,涌向文化市场。三、文化经营的经济旌旗越来越有“帅旗”意味。为了竞争,为了存活,出版社、杂志社就必须强化自己的推销能力。在文化品的内容上,也大都淡于“删繁就简三秋树”式的追求,趋于“立异标新二月花”式的比赛。
  上述的事,不必执意于论其短长。单就一种趋势来看,可忧之处也日益醒目。这就是:文化的“真功夫”的弱化、矮化、伪化,而“表演性”在步步加强,越来越“火”。
  什么是表演性?简单地说就是文化人本身未必真正修炼出什么像样的真见识、真学问、真文采,一大半精力和兴趣都用之于表演得“很像”有文化,有高品位文化。
  以学术作品而论,我看至少有三种过剩:一是引文过剩;二是概念、术语过剩;三是铺陈性的文字(包括篇幅)过剩。
  现在有的学术杂志已经明令各种文章后面,必须附缀上一大串参考书的名字、出处或原文段落。否则,是很难采用的。
  有的学术文章,视“家常话”、“民间语言”、“通俗词令”为仇敌,大加杀伐。必须大量地使用古僻词、洋句式,或概念迷宫、术语积木式的一大堆文字,才“像”学者风范,才“像”有大学问、深见解。而且,大都鄙弃短文,下笔必数千言、数万言,越长越像“大学者”文章,越像“名家之作”。其实,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只有五千字,不足眼下学者的一般论文或作家写的短篇小说的若干分之一。但《老子》各种文本、译本却在世界发行总量的排行榜上占了第二位。
  为了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接轨”,中国的文化人作出“我什么都懂”的架式写出了太多太多的书籍或文章。包括给孩子、给青少年写的“素质丛书”、“家教读本”、“成才辞典”之类,也格外多了起来。有些颇有一点名气的文界人物,时时推出很有学问的“名著”。弄来几本读一读,发现他卖弄的大都是“远距离学问”。有的赏古,推销的和抚摸的往往是千年百年前的出土物,或对一千年、一万年后的遥想和臆测。有的眺洋,专门描绘“西洋景”。唯独对直近的、具体的中国现实,谈之无趣,写之无才。
  上述的文化人,其实都意在表演,捞到“有学问、有见识、有才气”的美誉。殊不知只是追求“像”,只是表演得“像”,这都是戏台上的勾当,与实际上的有真知,有实益,有真切的发现和朴实的表述,特别是有无奢无伪的实践,根本不是一回事,有时恰恰相反!
  中国不仅需要文化,尤其需要实实在在的文化。真正的文化,尊重的是表达,也承认必要的表现。在有些时候,有一点表演性也不必苛责。但是,当表演成为时尚,成为流行,且又日趋过剩,它就会像文化肌体上增生了赘肉,大大影响我们的民族素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