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多情喀纳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8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多情喀纳斯
四平
喀纳斯自然生态区,深处阿尔泰山腹地。融化于友谊峰等冰山雪岭的流水,在深山峡谷中汇成喀纳斯河,并形成了形如弯月、面积达四十五平方公里的喀纳斯湖,还造就了方圆几十公里的奇特自然景观。在蒙古语中,喀纳斯三个字是美丽而神奇的意思。面对这里的青山流水,遥想到久远的岁月里,那些逐水草而居的古老游牧民族,走进喀纳斯河谷,走进这片上天赐予的辽阔草地、茂密山林,会带着怎样的欣喜和感激之情,在山上伐木,于河边建屋,饮马清流、放牧草场,过起自己清静无忧的日子。
  清晨的河面上,缓缓地升起浓浓的雾气。它们轻柔地浮动着,渐渐聚成一条牛奶一样雪白的云河,顺着喀纳斯河,在青绿的山谷中蜿蜒飘浮、轻轻涌动。忽一阵清冽的晨风吹来,云河又分散成片片云絮,不慌不忙地四散开来,有的飘进树丛,有的依偎在山林边,还有的飘过山头以后,匆匆地向远处飞去。这时,草滩高处的毡房上空,有了袅袅的炊烟,围栏里悠然走出的牛群,踏着洒满露水的草地,慢慢走向远处的草场。世代居住在喀纳斯的图瓦人,以这种充满田园牧歌情调的早晨,开始自己一天的生活。
  图瓦人深信自己是蒙古族的一个支系,喀纳斯则是自己长久的家园。数百年前,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路过喀纳斯的时候,见这里水草肥美,是一个上好的给养供应地,就留下一支队伍驻守,为西征大军供应草料,喂养和输送战马。尽管时间已过去七百多年,但图瓦人始终在一种宁静之中,一代代心传那段历史而不至淡忘,一辈辈守持这片家园而不觉寂寞。
  喀纳斯的山水,在庇护和滋养着图瓦人的同时,也给他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神奇的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山和水的奇妙合作,为喀纳斯营造了月亮湾、神仙湾、卧龙湾等众多的自然景观。曲折而湍急的喀纳斯河水,来到那一弯新月似的水湾里,突然变得出奇平静,在两岸山林的夹峙下,静静地映现高天流云而波平如镜。无数年来,这湾静水融入霜雪的清冽,化解烟雨的迷蒙,澹定而从容地拥有了自己不变的宁静与澄明。而那湾中脚印似的洲渚,足以让每一个面对月亮湾的人,在一份平和的心态下,去编织一个心灵与自然沟通的童话故事。
  在喀纳斯,这种愿望确实可以得到实现。那些散落在河岸、草地上简洁的毡房、木屋,成群的牛羊,还有激流上古老的木桥,都和谐地构成许多人心中的童话世界。来到喀纳斯的人,可以或走进积木般搭成的木屋里,品尝奶茶奶酒的醇香和浓酽,或漫步木桥俯瞰碧流奔湍的激越,也可以席地静观坡上牛羊、仰望天空流云的变幻,让心胸在这里变得开阔,心境变得清明。
  面对那一点二公里长的浮木长堤时,我心里既有一种凭吊的肃穆,还有一些慰藉。这些枯木,曾经有过高枝揽流云,碧水映雄姿的风光,更有守持山林、宁折不弯的尊严。然而,由于喀纳斯草地森林下的土层并不深厚,它们在风雨吹袭,霜雪重压或雷电击打之下,高大的身躯轰然倒伏之后落入水中。在流水和山谷风的合作下,这些大树从喀纳斯湖的各处被搬运到这个安宁的地方,使它们不至于四处漂流而无所归依,这不仅让人体味到喀纳斯的神奇,也能令人感受到它的多情。但是,最使人欣慰并羡慕的是:多情的喀纳斯,不仅是众多生命的宁静家园,也是它们安宁的归宿。在这个充满自然情理的山水中,每一个生命都因此更加从容,更有尊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