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走进岳麓书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8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走进岳麓书院
  童臣贤
  金秋,我走进了久仰的中国最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我们乘车至书院大门外,只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金光闪闪的“千年学府”匾额高高悬于头门之上。大门两侧挂着已故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虞愚撰写的“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的对联,读罢,它让人顿时对这座书院肃然起敬。
  我们知道,中国的书院起源于唐代,最早的一个书院名为“张九宗书院”,建在四川的遂宁县,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年的历史了,只可惜书院如今已毁。据志书记载,岳麓书院创办于公元976年,即北宋太祖开宝年间,距今已有一千零二十多年了。有考证说,岳麓书院相当于今天的大学。目前全球已有各种大学和学院近万所,据称世界建立最早的大学是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创办于公元983年,比岳麓书院创立晚了七年。在西方,建立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创办于公元1088年,这比岳麓书院创立则晚了一百一十二年了,应该说岳麓书院是世界最古老的学府之一。这片古建筑群,既古朴、清新,又典雅、庄重,处处闪烁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光彩。可以说书院的一碑一亭、一匾一联乃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深含着隽永的文化品位,这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岳麓书院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文化史。历朝历代它都得到皇家的重视,据记载,它曾先后五次获得皇帝赐额或御赐箴文,无数次得到朝廷所赐经书。“岳麓书院”四字就是宋真宗皇帝御赐的。但是由于历代战火摧毁,岳麓书院就曾七毁七建。最后一次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出动二十七架飞机,对岳麓进行轮番轰炸。七毁七建的经历,充分显示了岳麓书院的生命力和它顽强复生的人文精神!当我坐在书院讲堂内小憩的时候,我仿佛正在聆听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夫子和著名理学家、岳麓书院主教张拭对于精深的中华古老文化的教诲。我仿佛看到了从这个讲堂之内走出的大批影响中国历史的著名人物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唐才常、蔡锷、杨昌济、毛泽东、程潜、蔡和森、邓中夏、谢觉哉……的高大身影。
  岳麓书院的形象在我的心中迅速提升:它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长发育之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国千余年来传递中华文化的驿站,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重型加油站。它为延续和传承中华文化作出了和将继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