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就业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30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就业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刘福垣
  ●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不断降低社会成本,才能实现宏观利润最大化。
  ●现代化只有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就业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
就业形势是国民经济发展运行状态的集中反映,政府应该把充分就业放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目标的首位。
  首先,就业不仅是人谋生、乐生的需要,而且是个人纳入社会关系总合成为社会人并保障人的本质、人性不退化,随着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得到不断升华的基本条件。劳动就业是最基本的人权。一个国家失业人口比重过大、超过自然失业率就说明资源分配结构等经济结构存在失衡现象,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失业者的社会保障不过是保障其生存权,还没有满足他的发展权即就业权。
  第二,劳动力脱离社会生产过程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企业追求的是个别资本的效益最大化,政府应该追求社会总资本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总产值的微观成本和宏观成本是不一致的。微观成本的节约有时是宏观成本的浪费。尤其是活劳动成本,它是产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货币表现。活劳动是一种潜在的不能储存的劳动能力,降低活劳动成本,微观经济效益提高,但节约的活劳动如果不用于其他劳动过程,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浪费。因为产生这种劳动能力的必要生活资料从社会意义上说已经耗费了,只要劳动者继续生存这种耗费就要继续下去。宏观成本和微观成本的差异是社会总资本的虚费,是全社会的损失。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是以社会资本运营为对象的,因而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失业人口。社会保障耗费是社会运营的成本,而为超过自然失业率耗费的社会成本是不必要的成本。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不断降低社会成本,才能达到宏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第三,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城乡两元社会结构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非农领域,不能充分就业。所谓三农问题本质上也是就业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小农生产方式就不能得到改造,全国的现代化就不能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化农民为市民、城乡一体化、现代化都要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所以,我们应该把充分就业(95%就业率)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宏观经济调控指标体系中第一位的基础指标,宏观经济形势运行的定性指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我国的就业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我国的现代化就一定能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