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荧屏谱写盛世华章——近五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成就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9-29
第12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论天地

  荧屏谱写盛世华章
  ——近五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成就述评
  仲呈祥
  党的十五大以来,在中国文学艺术绚丽多彩的百花园里,一门凭借着现代化电子传媒技术而产生的新兴艺术——电视剧创作蓬勃发展,格外引人注目。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是别的文艺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中国电视剧的年产量,已逾8000集(其长度相当于电影故事片年产量的40倍左右)。一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优秀电视剧,观众一般可达亿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电视剧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因此,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电视剧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荧屏出彩,“飞天”起舞。每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忠实地记录着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创作每年度的最高水平。考察这五年“飞天奖”的获奖作品,就能集中地科学地总结出这门方兴未艾的强势艺术的主要成就。

努力弘扬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的电视剧越来越自觉地追求有艺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艺术的和谐统一,并越来越自觉地把镜头对准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1998年度的《人间正道》和《难忘岁月》双拔头筹,相映生辉。前者精心设计戏剧冲突,把焦距对准了以吴明雄、陈忠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伟大人格同以肖道清为代表的以权谋私的卑微人格在变革大潮中的激烈较量;后者满腔热情地讴歌中国农民改造自然、建造红旗渠的人间奇迹,将历史真实性与时代主旋律熔于一炉。1999年度欣逢共和国50周年大庆,《开国领袖毛泽东》和《中国命运的决战》,立意高远,气势宏大,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具有凝重的历史品格和感人的艺术魅力。2000年度的《突出重围》,令中国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乃至整个中国军旅题材的文艺创作,实现了一次思想观念和艺术观念上的重要“突围”。该剧紧扣“科技强军”的题旨,调动新颖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以方英达为代表的当代军人的精神品格,讴歌了军魂、国魂和民族魂。加上先后问世的《光荣之旅》、《波涛汹涌》、《壮志凌云》、《女子特警队》、《惊涛》等军旅题材作品,为和平时期人民军队的文化建设和繁荣各门类的军旅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再到2001年度的《长征》、《日出东方》,在创作上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从而令作品所表达的深刻思想被艺术化了、所呈现的精湛艺术被赋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如《长征》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将士在草地上头顶瓢泼大雨手挽手高唱《国际歌》奋进的感天动地的艺术情境,历史上不一定真有其事,但确系完全符合人物在特定环境里的情感逻辑的、富于艺术想象的、饱含精神美感的事。在这里,历史被艺术化、心灵化了。2002年度播出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导弹旅长》等电视剧,都更自觉地既注重对思想内容的深入开掘,又注重对电视剧语言与艺术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从而使作品的思想性真正通过艺术性表现出来,使作品的艺术性尽可能承载更深广的历史内容,最终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们盛赞石光荣形象和褚琴形象,是久违了的“典型归来”,其缘由正在于此。

努力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电视剧创作,越来越注重提升作品的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越来越注重弘扬民族精神,越来越注重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中国优秀的电视剧创作,理应成为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理应代表人民群众提高精神文化素质的根本利益。面对着屏坛刮起的一股消极顺应不健康鉴赏情趣的“滥情风”、“豪华风”、“戏说风”的媚俗创作倾向和认为“电视剧只能是俗文化”的理论主张,从1998年度的《儿女情长》到1999年度的《牵手》,再到2000年度的《儿科医生》、《家园》、《一年又一年》,以至2001年度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和
  2002年度热播的《大哥》,都坚持贴近生活、贴
  近人民、贴近时代,以较高的思想品位、较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绪,积极地适应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提高了观众的精神素质。如《牵手》写的是社会敏感题材:婚外恋。但编导无意渲染第三者插足和男欢女爱,而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人文关怀态度去艺术地表现人物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情感世界。作品注入了一股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道德情操的人文精神和人生况味,令“滥情风”的作品无地自容。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以《雍正王朝》为代表,与“戏说风”严格划清了界限,艺术地沟通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做到了古为今用。而《紫荆勋章》和《澳门的故事》,则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形象呼应了这五年中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的重大政治事件,其民族品格和文化品格都令人称道。所有这些都证明:真正“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优秀电视剧,决不能止于满足令观众的视听感官产生快感,而应当努力通过快感升华为美感,并进而产生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认识启迪,提升精神境界。只有这样,也才真正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身整体精神素质的根本利益。

努力以开放的眼光,向姊妹艺术吸取营养,尤其是越来越注重向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吸取营养,越来越注重电视文化与书籍文化的结缘互补,在改编文学名著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作为年轻的电视剧艺术,必须自觉地向源远流长的姊妹艺术、尤其是作为当代艺术之基础的文学吸取营养,以充实和完善自身。如果说,1998年度的电视剧《水浒》成功地终结了中国荧屏对四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改编,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功不可没;那么,2000年度对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对中国当代名著《红岩》的成功改编,以及2001年度对沙汀名著《淘金记》的成功改编,则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界吸取文学名著的视野,已经由古延伸到今,由中扩展到外。对文学富矿的深入开采,不仅有利于提升电视剧艺术的文学品位,而且有利于提高电视剧创作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学养,也有利于广大观众在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比照鉴赏中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更何况,这些作品,已经就如何忠实于改编者对原著的正确理解、如何忠实于电视剧艺术特有的审美规律、如何忠实于改编者与原著者在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上的契合与一致性,以及如何实现从小说的文学思维到电视剧的视听思维的转化等诸多方面,都创造了新的经验。

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艺术创新,越来越注重创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剧艺术的美学风貌,越来越注重探索电视剧艺术的独特规律,越来越注重拓展电视剧语言的审美表现能力。
  艺术贵在创新。年轻的电视剧艺术尤须永葆创新的活力。这五年,短、中篇电视剧成为创新的开路先锋。《情感的守望》、《官井》、《一个人的背影》、《裂缝》、《嫂娘》、《大学女孩》、《咱老百姓》等,都在创新上可圈可点。而长篇电视剧如《空镜子》、《大雪无痕》等,可以说为中国长篇电视剧的剧作结构提供了一种颇具借鉴意义的范本,即基本上做到每集描写的人物与事件都相对集中,且片首有呼应、片中兴高潮、片末留悬念,让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紧紧吸引住观众的审美目光。而昆曲电视剧《司马相如》则以成功的艺术实践回答了一直困扰着戏曲电视剧的一个美学课题:当现代化的电视传媒手段与古老的戏曲艺术结缘产生新型的戏曲电视剧时,应当如何强化和发挥戏曲艺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日渐形成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独特审美优势,而不是去弱化和消解这些优势。这事关保护和弘扬具有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艺术精神,不可等闲视之。

努力强化精品意识,越来越注重实现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越来越注重创作编、导、演、摄、录、美、音、化、服、道诸因素的优化组合,为多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五年来的优秀电视剧作品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是要有选择题材的政治眼光和审美眼光,善于发挥题材优势,严格选材,深入开掘努力实现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譬如《长征》,没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军事科学院的党史、军史专家与电视剧艺术家们的通力合作,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就难于实现。二是要提倡强强联合,善于调集各地各方面的优秀创作人才加以优化组合,形成审美合力,从而保证思想上艺术上的高质量,精心谱写荧屏上的盛世华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