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虎林市绿色产业辟富路 洋马镇形成中药材产业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6
第7版(国民经济)
专栏:

  虎林市绿色产业辟富路
洋马镇形成中药材产业链
  编者按: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多数农产品供大于求、卖难,种啥啥多,卖啥啥贱。虎林市依托生态优势,开发绿色食品生产;洋马镇压缩棉花种菊花,发展绿色中药材,都是靠打“绿色”牌取胜,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农产品调整的方向就应当是优质、安全、无污染、有特色。
  本报哈尔滨1月25日电 记者孟辉报道:去年,虎林市忠诚村农民栾景河的40亩水稻还在地里,就成了“抢手货”。秋收刚过,东源村李均波家的绿色水稻早被人订购一空,净赚4万多元。地处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虎林市近年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这里农民产粮不仅不愁卖、不够卖,而且鼓足了“腰包”。
  几年前,虎林市同其他粮食主产区一样,属于粮食大县、工业小县,深受卖粮难、农民减收、财政拮据等问题的困扰。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发展新路?1997年,虎林市委、市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确定了依托生态优势,致力于开发绿色食品的发展思路。为此,他们请来北京大学的专家实地考察,编制了《虎林市绿色食品发展战略规划》、《虎林市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协调各方面力量,负责规划的实施。
  为让绿色食品真正姓“绿”,该市先后投资3亿多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几年来,虎林建成了96个生态村,建立了7处森林、湿地、草甸、野生动物等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占全市面积的11%;拆掉了200多根烟囱,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关停造纸、制革、农药等污染严重的企业;营造了3240公里农田防护林带,保护了123万亩农田。并制定防止环境再次污染的政策,实行新上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
  思路一变天地宽。5年来,随着绿色食品的发展,虎林由昔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变成了生态示范县和绿色食品生产大县(市),全市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全市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由1997年的7万亩发展到160万亩,猪、牛、羊等绿色化养殖率达95%。通过实施绿色食品标准,粮食产量增加,等级提高,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农民人均年增收达1342元,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380元,其中来自绿色食品的收入占80%左右。
  虎林市的决策者还痛下决心,在主导产业中剔除了造纸、建材等行业,重新确立了米、豆、药、酒等6个产业。如今,全市新增绿色农产品加工项目57个,开发了90种绿色产品,工业产值增长185%、利润增长234%、税金增长157%。
  本报南京1月25日电 记者龚永泉报道:江苏射阳县洋马镇压缩棉花种植,扩种以菊花为主的中药材,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菊花的面积3万多亩,年产干花占全国菊花产量的一半,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命名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菊花在洋马镇已有10多年种植基础,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一村、多村成基地的发展态势。近年来,该镇先后与京、宁、沪等多家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建有百亩科研基地和60个品种试验小区,有6个科研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燎原计划和省海洋开发计划。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办了华东药材研究所和开发中心,专门从事中药材的生产、科研和开发工作,其中菊花种苗优选技术在全国领先。
  该镇中药材产、加、销总值达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200元,比全县人均水平高650元,农民收入70%来自中药材。镇上成立了经纪人协会和药材生产办公室,在全国17个药材市场都设有办事处,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商既可到各家各户登门选购,又可直接到田头现场看样。
  连续5年举办了“菊花节”,每次光临的海内外客商、各界人士近万人。2001年菊花节期间,全国各地及韩国、英国等国家近千客商汇聚于此,签下中药材购销协议8600万元。“十里菊花十里香”的独特景观也成了名声越来越大的旅游景点。
  洋马镇还积极兴办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抵御市场风浪。目前,已建成产值过千万、利税超百万的龙头企业3个,苏洋药材集团公司仅生产出的菊花茶系列产品就有近10种,研制开发的菊花易拉罐饮料热销市场,集团年产值5000多万元,利税25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