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铌大使”喜获友谊奖——访巴西冶金专家鲍迪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03
第3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铌大使”喜获友谊奖
——访巴西冶金专家鲍迪侬
本报记者吴志华
在中国宝钢、鞍钢、马钢、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中,很多人都认识一位巴西冶金专家,并亲热地称他“铌大使”,他就是巴西矿冶公司市场开发总经理帕斯卡·鲍迪侬先生。自1985年8月以来,鲍迪侬先后来华48次,将国际上最新的微合金冶金学理论和生产工艺介绍到中国,为中国生产高强度低合金钢材、为培养中国铌微合金化技术人才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9月28日下午,记者在北京见到了这位和蔼可亲的“铌大使”。一见面,须发花白的鲍迪侬就用流利的汉语同记者打招呼,并自豪地称,“中国是我第二故乡”。回忆起第一次到中国的情景,他说,尽管中国当时钢铁年产量已达到4679万吨,但是绝大部分是普通的碳素钢,含铌钢材产量更是“微不足道”,只有区区几万吨。他说,铌铁是钢铁的“味精”,在炼钢时加入适量的铌铁,就会大幅度提高钢材的强度、韧性、可焊性和耐腐蚀性。发展铌微合金化技术和生产铌微合金钢材是中国实现钢铁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了推动中国微合金化炼钢生产,鲍迪侬满怀热情、四处奔波,帮助中国企业解决在铌钢研究与生产上所遇到的难题。每次来华访问,他都要深入到企业,向技术人员讲解国际上最先进的铌微合金化技术,帮助制定最佳的合金设计和轧钢工艺试验方案。在鞍山钢铁公司,他曾与工人们一起连续工作48小时;在酒泉钢铁公司,他不顾高烧不止的重感冒,坚持做完一整天的学术讲座……
不仅如此,鲍迪侬还通过自己的渠道,邀请了100多位国际上著名的冶金专家、教授来华讲学,与中国钢铁企业和有关的高等院校进行含铌钢技术交流,传授微合金化钢的研究与开发技术,这些活动对我国企业开发高强度微合金化管线钢、IF钢、大桥钢、船板钢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资助中国钢铁企业领导和专家到巴西等国进行技术考察,并资助一批中国专家到美国、加拿大等国进行含铌钢的研究。他还积极收集国际含铌钢的技术资料,并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中文版的技术丛书和杂志,帮助中国冶金企业更好地了解国际铌钢生产的最新动态和技术。
鲍迪侬说,17年来他走遍了中国钢铁企业,与中国的冶金专家结下了深厚友谊,也亲眼目睹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大发展。1990年,中国铌铁消耗量不足50吨,2001年已增加到1250吨,含铌钢的产量超过200万吨。最近10年来,中国钢铁企业使用巴西的铌铁,生产出近1000万吨的高强度铌合金钢。如今,在中国许多大工程建设项目中都已广泛使用国产高强度的含铌钢,如西气东送工程,长江、黄浦江的跨江大桥建设,青藏公路以及长江三峡水电站等。
为了表彰鲍迪侬先生对中国含铌钢生产和技术研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他200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当记者向他表示祝贺时,他谦虚地说,“巴西有句俗话‘一只手拍不响巴掌’。这个奖也应归功于那些关心我、支持我的中国冶金界朋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