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生命的“希望工程”——上海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6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生命的“希望工程”
  ——上海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纪实
  黄传会
  从去年9月开始,上海某市政养护管理公司青年工人裔力,便处于一种幸福与焦虑的等待之中。
  五年前有一天,裔力到淮海路买东西,很偶然地看到一幅志愿捐献骨髓的宣传画。一激动,找到市红十字会报了名并作了血检,成了一名捐献骨髓志愿者。只是后来慢慢地他自己也把这件事给忘记了。去年9月,他突然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南京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凡凡与他的骨髓配型相符。他毫不犹豫地与凡凡的家长及医院签订了捐献合同。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多发于青少年的恶性血液病。据悉,全国每年平均新添白血病患者4万人。俗称骨髓移植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我国从六十年代起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同胞间提供骨髓的可能性几乎降低到零,而非血缘关系的配对成功率一般在5000∶1到10000∶1之间。从这个角度讲,裔力和凡凡都是幸运的。
  平时不爱说话的裔力,在单位里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闻。他自愿捐献骨髓的消息传开后,一下子变得“伟大”起来,工友们说:“没想到我们身旁也有活雷锋。”
  浦江吹来的春风
  有人把志愿捐献骨髓称为生命的“希望工程”。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这是一组尴尬的数字:自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中华骨髓库以来,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大陆报名捐献骨髓的志愿者不足25000人,其中上海13800人,北京5000多人,浙江和广东不超过6000人。相比之下,美国联邦骨髓库志愿者360万人;德国35万人;人口只有2200万的台湾省志愿者也已经达到20万人。而就一般意义来说,备有10万名以上志愿者资料的骨髓库,才能基本满足配对需求。
  2月,浦江两岸春意盎然。
  在去年的上海市政协第九届四次会议上,来自共青团的委员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开展“为白血病患者点燃生命希望的希望工程”,提倡骨髓捐献从青年做起,鼓励更多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并呼吁社会各界支持这一公益事业,早日建成10万人规模的中华(上海)骨髓库。
  “5毫升的鲜血,您奉献了一片爱心,成为了中华(上海)骨髓库中光荣的一员”;
“5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您点燃了一位白血病患者生命的希望”;
“我们热爱生命,如果让更多的生命在我们的爱中延续,那么发光的将会是你我乃至整个社会”。
  这是爱的呼唤!这是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
  捐献骨髓,绝大多数的人都误认为是用很粗的针穿入底骨抽出骨髓,然后再移植到白血病患者身上,不仅非常痛苦而且对自身还有所危害。那是传统的做法,现在的捐献骨髓实际上只是沿用了原来的说法,而本质上与献血已经没有什么差别。志愿者报名后,只需抽5毫升的血作血检,红十字会将化验结果的HLA信息存入骨髓信息库,供患者寻找配对。一旦配对成功,医院将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将供者的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液中,从供者的手臂静脉中采集,并通过仪器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剩余的血液回输到供者体内。每次只需采集50至100毫升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即可。供者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的总量的0.3%—0.5%,完全无碍健康。
  由团市委组织的近200名青年医护人员,分成60个小分队进入大专院校、机关和社区。这既是一种宣传鼓动,同时又是一种科普教育。
  4月11日,同济大学500名志愿者开始接受血检,成为这项活动开展以来首批进入中华(上海)骨髓库的青年志愿者。随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很多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
  市红十字会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上海1992年开始的非血缘关系骨髓捐献活动,到1994年才有400名志愿者,到1996年是1200人,1999年底
  终于突破万人大关。而团市委、市红十字会联合发起“上海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已有35000名团员青年报名,其中7000多名经过血检,成为中华(上海)骨髓库光荣的志愿者。
  做一回天使并不难
  如果万分之一的概率能降落到一个人的身上,并且因为有了这种概率而能救活一个生命时,那他(或她)一定会感到万分的幸运!
  建设银行上海黄浦支行的孙伟,是全国非血缘关系志愿捐献骨髓并移植成功的第一人。
  说起来,还有些偶然。1995年,上海一个孩子患了白血病。当时,新闻媒体呼吁市民们去报名捐献骨髓。孙伟想,多一个人报名,这个孩子就可能多一分生存的希望。于是,便到红十字会做了血检。当时报名的还不到500人,找不到合适的供者,不久孩子就离开了人世。
  1996年春节刚过,杭州一位小学生得了白血病,又求助于上海。巧的是居然与孙伟的骨髓相符。移植手术做得非常成功,一颗即将萎缩的花蕾又重新绽开了生命的花朵。这件事在上海的建设银行系统引起了轰动,为支持中华(上海)骨髓库,建行的职工们纷纷自愿捐款,一共捐了130万人民币。这是骨髓库建库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
  上海某证券营业部的童馨萱也同样是一名幸运者。
  1999年5月,童馨萱的心被《南方周末》上的一篇报道深深地触动了。一个17岁的男孩得了白血病,恰好有一个女孩的骨髓与之相配。但在移植手术的前一天,由于女孩母亲的动摇,手术临时被取消。男孩的父母只好求助于台湾骨髓库,刚刚找到供者,男孩的病情却恶化了……从小就有同情心的童馨萱落泪了,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关注起了骨髓移植。7月,报了名;9月,做了血检。
  转眼到了2000年6月,童馨萱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一个患了白血病的正在上初三的男孩,与她的配型相符。刚开始,她简直都有些不敢相信,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10月,医院通知双方准备进行手术。
  好事多磨。就在要进行手术的前一个星期,男孩出现炎症,手术推迟。
  去年2月26日,童馨萱再次接到通知,住进医院。3月2日下午2时,两支针头分别扎进她的左右手臂,鲜血从右臂血管流出体外,进入一个仪器中分离,再从左臂血管送回体内。一个小时后,医生欣喜地告诉她,分离的血液中有了干细胞。小童再也忍不住了,双眼溢满幸福的泪水。
  由于男孩长得比她高,比她重。第二天,童馨萱再次为男孩捐髓。这一天,恰好是她的生日。中午,护士长捧进了一个大花篮,绢带上写着:祝姐姐生日快乐!童馨萱欣慰地笑了。
  让生命在关爱中延续
  世界上或许没有什么事情像捐献骨髓这样,自己付出的并不多,却能够救活一个生命这样有意义了。
  然而,这么件于己无害、于人有利、功德无量的公益事业,为什么在我国实际操作起来却进展缓慢呢?
  上海长海医院血液科博士潘竹林告诉我:我曾经问过100个人,是否愿意捐献骨髓给那些患了白血病的人,有95个人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不;可当我向他们解释了什么是骨髓捐献、如何抽取骨髓后,有99%的人改变了观点,表示马上可以报名。
  潘竹林曾经带着小分队到一些单位举办捐献骨髓的专题讲座,效果非常好。许多人说,捐献骨髓这不比献血还简单吗?早知道这样,我们早报名了。
  目前的骨髓捐献志愿者中,国外比国内多,城市比农村多,知识阶层比其他阶层多。而90%以上的社会公众对骨髓的移植方法、移植安全性和风险性不了解。
  1999年9月,沈阳一位名叫郭娜的女学生,当她拿到沈阳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时,同时也接到白血病的确诊书。万幸的是她在中华(上海)骨髓库找到了供者,去年6月19日移植成功,获得了新生。
  为郭娜捐献骨髓的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唐铮,面对这位善良却十分瘦弱的女青年,我说:“你是英雄啊!”她纳闷地问:“我怎么称得上英雄?”我说:“你救了人家一命,怎么不是英雄?”她淡淡一笑:“那不过是一种偶然的机遇。”
  偶然的机遇却给了唐铮许多思考。她认为只有志愿者达到一定的数量,骨髓库才有意义、才能发挥作用。于是,她参加了红十字会的“骨髓捐献志愿者俱乐部”。俱乐部每星期都安排义务宣传活动。
  市红十字会的组织训练部部长陈钧仪,则从另一角度谈了组织这项工作的困难。按照骨髓捐献的程序,志愿者报名后,必须抽5毫升的血作血检,然后将HLA分型结果资料存入“骨髓基因信息库”,供患者寻找配对。中华(上海)骨髓库的这一项工作目前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承担,在血液中心无偿提供技术和人工的情况下,每做一份配型检测仍需各种进口试剂费用300元。红十字会曾向社会募集了400万元善款,已经用完了。现在,全市报名的志愿者已达3万多人,到11月底,才有8000人做了血检,而且还是借用了其他项目的经费。如果要建立一个10万人的骨髓库,至少需要3000万元的经费,这不是个小数目。10万人的骨髓库应该有专门的工作班子进行管理,现在都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兼职做这些工作,长期下去也是承担不了的。
  我在市红十字会采访时,桌子上那部62478117热线电话铃声不断。这里面有白血病患者寻找供者的;更多的则是要求加入捐献骨髓志愿者行列。它说明这件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认可。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如何动员更多的人参与捐献骨髓,光靠宣传还不够,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义务献血,刚开始不也是阻力重重吗,现在老百姓都能接受,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我们制定了《献血法》,为什么不可以制定《捐献骨髓法》?上海团市委书记陈靖对此充满信心,他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上海建立10万志愿者的骨髓库是完全可能的。”
  2001年12月27日,裔力等待已久的时候终于到来了。下午2时30分,裔力捐献的150毫升造血干细胞缓缓滴入凡凡的体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