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移民扶贫富凉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09
第6版(各地传真)
专栏:

  移民扶贫富凉山
  本报记者 禹伟良
  作为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于历史、地理位置等原因,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扶贫攻坚难度大。同时,凉山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是长江中上游的生态屏障,生态建设任务重。在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两大任务面前,凉山会处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困境吗?金秋时节,记者带着疑问,踏访了这片广袤神奇的大地,发现凉山实施的移民扶贫工程使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相辅相成,实现了“双赢”。
  汽车缓缓行驶在盐源县甲花移民新村2.5公里长的村道上,路边165座崭新别致的白色砖瓦房从窗外一一闪过,放学归来的孩子一路追逐嬉戏,彝族男女在金黄的稻田里忙着秋收。
  推开村头罗字组家的大门,只见正房、厨房、畜圈、厕所一应俱全,院坝干干净净,还有电视、水井、沼气灶呢。“我们村民现在算是提前过了下辈子的好日子,住上了砖瓦房,吃饭不再愁,马路还通到了家门口……”面对今昔天壤之别,主人罗字组感慨万千。
  一年前,他们村165户743人还居住在海拔3200多米的盐源县泸沽湖镇拖落组,那里山陡地险,冰雹、泥石流等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年人均收入仅200余元。村民住的是木板房,漏风又漏雨;吃的是土豆、荞粑、燕麦;喝水得靠牲畜到几公里远的地方去驮;失学的孩子比比皆是……
  为了啃下这块“扶贫开发最难啃的骨头”,盐源县实施了移民扶贫工程。按照“坚持群众自愿,国家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帮助”的搬迁方针,这些彝胞从几百公里外整体迁入县城附近自然条件好的甲花村,每户都建造了100平方米的住房,每人都分到了1.4亩的耕地。县上配套建设了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还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甲花移民当年即大获丰收。
  凉山州实施移民扶贫工程始于1994年,截至2001年,全州建成了105个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有组织地安置高寒山区贫困群众9767户、45235人。移民户人均纯收入、粮食从搬迁前的200多元与200多公斤,分别增加到900多元和500公斤。
  凉山州曾有20多万贫困人口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生产条件恶劣。为了多增加一点收入,他们就在“连人都站不稳”的陡坡地上开荒种植,每户人家耕种土地达几十亩、上百亩,却很难填饱肚子。“种一片坡,收一箩筐”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开荒种植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甚至山体滑坡,形成“山上开荒,山下遭殃”的局面。
  把高寒山区贫困群众搬迁到生存环境较好的低山河谷地带后,凉山州在移民原居住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与封山育林育草。全州第一个集中移民扶贫开发点——盐源县长坪子移民点,体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完美结合。1992年,盐源将长坪子4万亩病害林销毁后,按照“等量交换,人林移位”的设想,对病害林地进行土地开发后,安置378户2065名高寒山区移民,对适合林木生长的原住地则实施退耕还林。盐源县大坪子、旺金头移民扶贫点的实施,使卫城镇岔河村等地约1万公顷土地实现退耕还林,使常年受泥石流、洪水冲击的岔河中下游等7个村大大减轻了灾害的威胁。西昌、盐源、美姑、越西、普格、冕宁等县市的移民扶贫工程,也都很好地发挥了生态保护作用。截至2001年,全州仅通过移民扶贫而完成的退耕还林还草土地就达26万多亩。
  尝到了移民扶贫工程的经济生态双重效应后,凉山州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更是把移民扶贫列为全州扶贫攻坚的重头戏:到2010年,计划投资4.8亿元,把全州目前仍居住在高寒山区重点生态治理区和重点保护林区的16.7万贫困群众全部搬迁出来,将建设移民住房370万平方米,造林面积和封育草场面积近100万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