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老牛倌学养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7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老牛倌学养牛
  本报记者 刘杰
  放了大半辈子牛的刘牵牛老汉,打前年起,开始拜县畜牧局长为师,学起了暖圈养牛法。他一年一个新道道,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户。1月25日上午,记者驱车几十公里山路,来到山西和顺县红堡沟村采访刘老汉。
  一走进村,就见一堆堆牛粪堆在路旁,县畜牧局长郭海明诙谐地说:“看看,这就是养牛大户的指示牌,牵牛老汉的家到了。”
  刘老汉正在给牛群喂温水,他说:“天寒地冻,牛吃饱了发酵的软草草,再喝足加了生命液的温水水,膘上得可就快多啦。”
  见记者发愣,郭海明笑笑说:“听,刘老汉说的句句是学问哟。”牵牛老汉忙摆摆手说:“可不敢班门弄斧,这几下子还是跟你学的。”
  记者问老汉:“听说你以前是放牛的老把式,怎么又迷上暖圈养牛啦?”老汉说:“咱和顺县在太行山的顶顶上,草坡虽多,可山高气寒,漫山放牛难长膘。县里让咱科学养牛,手把手教咱搭起暖棚棚,拌青贮、黄贮秸秆秆,还要退耕种上苜蓿草,上山打高蛋白的辽东栎,改良牛配上科学喂养法,可真是致富好门路。去年咱一家养了10头牛,一年下了6个犊,收入1万多元。今年存栏12头,有8头母牛怀了胎,到年底可稳拿2万元。”
  说话间,院里来了一群人,说是官斗村30多户人家一起来这儿“取经”的。牵牛老汉一看,有几位是以前常在一起的老牛倌,忙对他们说:“老伙计们,郭局长就在这儿,他可是养牛的大行家,让他给你们说说吧。”
  郭海明也不客气,跳上高台说:“你们来得正好,牵牛老汉从放牛到养牛,虽然一字之差,效果可大不同。放牛越放生态越差,农村越穷。要想富,科学养牛迈大步,养五头牛就是小康户。大家都来学学刘牵牛,要想致富不用愁。”一席话说得大伙直点头,乐得牵牛老汉咧开了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