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春风大雅 秋水文章——读程大利的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7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春风大雅 秋水文章
  ——读程大利的画
  周韶华
  近观大利的西部山水系列新作,发现他在九十年代中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彻底告别了过去的“才子风味、江南情怀”,转而对西部山川雄浑、苍茫和沉郁的眷恋与讴歌。即使像夕阳流火那样的画面、像丝路古道那种炽热焦灼,也都呈现出某种苍凉深沉的意蕴,属于浩气动天地、波涛壮国风那样一种审美境界。这种艺术情怀与艺术表征已提升到“生命的回声”这种语境,是画家对人文精神的关怀与切入,这确实值得赞赏。读过这批新作,人们很自然地会与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慷慨悲歌联系在一起,因此不难理解,他那一幅幅吞吐西北雄风的画作为什么会如此浩渺。这些作品既是对五千年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又是对艺术语境当代性的探索。
  在二十世纪最后的几年,大利对西部山川情有独钟,倾其全力对自然生命的破译与开发。他数上祁连山和昆仑山,赴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帕米尔高原,两进西藏,曾作过对高原民俗的探访。站在地球的屋脊上,脚立地,头顶天,与造化相对,目睹物换星移,“横吞百川水,仰喷三山雪”,大有“浮舟沧海,立马昆仑”之气概。此时此刻,人同自然交融一起,进入“众妙之门”,与“玄之又玄”的“天、道、气、神”贯通为一,把对自由生命或生命自由的表现作为艺术真谛来追寻,极大地开阔了画家的视界,胸襟也自然地溶入了宇宙之中。
  大利的这批新作之所以说它是新突破,是因为他把物象转化为心象,心象迹化为形式,在形式中注入了生命,变成生命的回声。每幅画都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与“道法自然”有了机缘,真正开启了艺术的天机,与汉唐雄风有了某种延续性的联接,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真正继承。
  大利能画出他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他的整体素质和特殊的文化身份有关。他知识功底厚,且善于学习和思考,在担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的繁忙工作之余,坚持创作,在美术家中是属于关注学术、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人。这与他的编辑生涯有关,对新知识敏感,也是他的特点之一。我敬佩他能浩然临事,正气接物,就像一副古联所云:“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附图片)
关山夕照图(中国画)程大利
西部山水系列之五(中国画)程大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