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民航三大航空运输集团于10月11日正式挂牌,筹划多年的民航重组尘埃落定——重组给民航带来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12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民航三大航空运输集团于10月11日正式挂牌,筹划多年的民航重组尘埃落定——
重组给民航带来什么
  晓白
  筹划多年的民航重组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次重组会给中国民航业带来些什么?
重组将使各航空集团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大为增强。新组建的三大集团,总资产约占民航的80%,固定资产均增加到500亿元左右,所拥有的现代化客机都达到100架以上,其中南航有180多架。如此规模,使三大集团在国际航协40多家大航空公司中的排名大幅前移,角逐世界空运市场的竞争力明显提高。
  重组促使民航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机队机型是民航硬件资源的核心。重组整合后,新集团可以统筹考虑,重新调配飞行员、机务人员、维修人员、航材,使现有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在年初重组方案确定后,国航就曾将部分空客飞机调配至新加盟的西南航,使西南航形成统一的空客机队,提高了运营效率。重组还可以发挥航线的互补作用。航线结构一直是航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三大集团组建后,航线遍布全国,网络更加合理。
  重组不仅有助于航空公司更好地调配资源、增加实力,消费者也将是受益者。航班因飞机故障等原因而延误,不少旅客曾深受其苦。新集团组建后,飞机资源更加充足,可以通过合理调配飞机来减少延误,提高航班的正点率。备受关注的票价问题也与重组紧密相关。从目前来看,重组将起到稳定票价的作用。从长远讲,重组后各航空集团自负盈亏,新的竞争模式必将使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成本的降低将为降低票价创造条件。
  三大集团重组后与民航总局脱钩,也结束了民航业多年政企不分的局面。脱钩后,民航总局不再代行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今后的主要角色是在政策和安全方面加以调控、监管,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杠杆,对价格、市场实施管理。民航总局这一职能的转换,有助于使航空运输市场成为一个有序、公平的市场。民航总局不再插手航空集团的经营,也使航空集团有望成为真正意义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尽管新组建的三大集团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民航业仍存在着过多的行政管制,但重组与脱钩毕竟带来了希望:中国民航业将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