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梦的故乡寻觅——读长篇小说《阳光西海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12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梦的故乡寻觅
  ——读长篇小说《阳光西海岸》
  李炳银
  黄宗之、朱雪梅合著的长篇小说《阳光西海岸》(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所反映的人生经历体会和精神感受,可以说是作者具有很大真实性的经验纪实,它不光是像有些表现域外生活的作品那样只在信息和视野方面给读者以扩展,更重要的是它用作品人物的欣慰、欢乐、痛苦等复杂的人生历程,在深层的感受和精神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刘志翔、宁静夫妇,为了某种精神的和物质的希望,不惜变卖家产,负债出国,先后抵达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在经过了一番艰难的寻觅奋争之后,他们获得了在美国永久居住的绿卡,有了自己的车子、房子。当此前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时候,他们在严峻的生活工作环境面前,突然感到,自己的尊严、权利和欢乐却已经伴随着这种获得而消失了很多。自己成了他人的打工仔、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成了别人获取资本与金钱的工具,再加上夫妇之间感情上出现的严重波折,一种过去难以感知的义愤和失落感觉,一种无所依托的漂泊流浪感觉愈加强烈。这时,才在更深的灵魂和精神层面上感受到:人生之梦,不仅仅需要财富的支持,更需要情感和精神的支持。所谓的“美国梦”的实现,是很难在根本上满足一个他国人的最终完满梦想的。正如小说人物的感悟:“我不属于这块土地,我的最终归宿将是那块养育了我的在太平洋另一边的青山绿水。”最后,他们毅然下定决心,放弃在美国的生活,回到祖国的土地上,开始新的创造和开拓。
  不少有留学经历又读过这本书的人说,《阳光西海岸》所反映的感受和心态是“道出了我们这些海外学子内心深处的心声”的。有人甚至认为,这“小说之所以打动我们,让我们含泪而读,是作者勇敢地撕开了封在我们大多数有共同经历的留学人员心灵深处的疤痕,用大量的第一人称的心理活动代表我们大家讲出内心不曾启齿的感受。”由此看来,我们从《阳光西海岸》既可以看到此前人们在不少表现留学生活的作品中见不到的真实内容,同时也就发现了这部小说的个性和深刻的地方。
  很显然,《阳光西海岸》在很大真实生活感受层面上的叙述,是诱惑和激动读者思维和情绪的主要方面。相比之下,作为文学创作范畴的小说来说,作品在结构和表现方面,就显得比较单一和拘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