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永载史册的丰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12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永载史册的丰碑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十年前的十月十二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郑重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创新,而且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老祖宗没有说过,前人没有做过。到一九九二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四个年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进一步深化下去阻力也很大,而这种阻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制约。例如,在企业体制改革方面,是继续沿用扩权让利的思路去搞,还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在价格体制改革方面,是坚持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的“双轨制”,还是由市场定价?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没有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前,难以深化下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党在指导思想上达到了认识的统一。这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英明决策,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根据我们现在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在企业改革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突破,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和竞争主体地位初步确立;全国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并在去年底加入了世贸组织;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宏观调控走向成熟,相继经受住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趋势的考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打破了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开始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大踏步前进,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过去十年的发展充分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完全正确的,它将作为一座丰碑永载史册。(执笔:岳福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