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放心药”来到农民家门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20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与思考

两年前,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组建了黑龙江泰华医药公司,该公司现下设连锁店52家,其中设在农村的29家,覆盖全区20个乡镇,同时还在8个村屯设立了连锁店。连锁店开到农村,使得农民远离假劣药品的困扰,可以就近买到质优价廉的药品。
“放心药”来到农民家门口
  本报记者孟辉
  “咱们农民好福气”
  三井乡位于北林区最北端,与绥化市的海伦、望奎两县接壤,属于“鸡鸣三县”这样一个地方。9月深秋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三井乡泰华连锁药店采访,一探究竟。“自打‘泰华’开到三井后,我就没有上别的地方买过药,”正在买药的孙文学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三井乡距北林城区50多公里,过去村民患了小病,都上乡卫生院或者个体诊所诊治,在这些地方买药药价很高。可如果上市区买药,来回路费就得花16元。
  十三村的刘敏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青霉素,“泰华”卖0.36元,同样的品牌在乡卫生院和私人诊所卖0.72元;大输液,“泰华”卖1.6元,乡卫生院和诊所卖到3元就算便宜了。“就说这药吧,”刘敏指着手中的“咳特灵”说,“我在药店一块九就买下了,可在乡卫生院就能要你两块多钱!”
  在药店,记者看到陆续有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前来买药。“那都是给村里人捎的。”当记者向一个买了一大板感冒药的学生询问时,这位学生笑嘻嘻地说。
  三井乡的泰华药店与别的泰华连锁药店相似,柜台上也摆放着2000多种药品。“现在附近望奎、海伦的农民都上咱这片买药,既便宜又放心啊!”67岁的孙文学感慨地说,“咱们农民好福气,吃上城里连锁店的药,治病都比以前便宜了。”
  农村市场大有可为
  “连锁药店进农村,既方便了农民购药,也为公司创造了效益。”“泰华”的总经理白玉明将“泰华”的经验总结为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农村市场这么广阔,没想到连锁药店这么受农民欢迎。
  “泰华”脱胎于原来的绥化市药材公司。过去北林市区共有40多家药店,布局极不合理,有的两店之隔只有几米远。2000年泰华公司成立后,公司对市区药品网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将挤在市区的40多家门店调整为23个连锁店,告别了多家药店争抢商贸中心地段的混乱局面。
  “泰华”的管理者经过调研后发现,北林区农村蕴藏着药品消费的巨大潜力。一方面,北林区是一个农业区,城区人口只有30万,而农村人口有50多万,主要购买力还在农村。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村乡镇没有专业药店,只有兼卖药品的杂货店,其药品进货渠道混乱,许多农民为了买上放心药,打车到城里来买药。于是,在2001年,“泰华”管理者决定,将市内多余的连锁店开到农村去。
  “泰华”的第一批4家农村连锁店很快显示出良好的效益:每家连锁店日平均销售额都在3000元以上,有的店一天的销售额高达1万元。观念一变天地宽,目前“泰华”的农村市场越扩越大。今年1至9月,“泰华”药品销售额达到7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00万元,而其中农村连锁店销售1500万元,同比增长900多万元。换言之,今年“泰华”销售增加额基本上全是农村连锁店所提供的。
  好事为何多磨
  农村地处偏僻,药品监管手段薄弱,据统计,每年黑龙江省70%以上的假劣药品流入农村。“‘泰华’把连锁店开到农村是件好事。”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云龙对记者说。泰华公司实施连锁经营的现代经营方式,使药品经营与生产企业、消费者直接挂钩,不仅保证农民用药安全、及时,也改变了农村药品监管难的状况。尤其是平抑了过高的药品价格,解决了群众吃不起药的问题。
  “除了质量有保证,‘泰华’还赢在价格上,”白玉明认为,由于药品进货渠道正规,进货量大,同时减少了中间环节,用现金进货,使得“泰华”药品在价格上优势明显。2001年10月,泰华公司把药品销售中的“促销费”全部砍掉,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百姓让利200万元。据了解,泰华公司向农村挺进后,已有不少农民主动上门,要求把连锁店开到当地。红旗、联合等村的村民甚至为泰华公司开店准备好了店面。
  “泰华”到农村开连锁店的过程也充满了“麻烦”。第一批农村4家连锁店刚开张的第二天,就被当地政府封了门,原因是当地卫生院上访,说泰华连锁店抢了他们的饭碗。几经周折,4家连锁店重新开张,又被告之:暂时不得再开连锁店。
  为了不受阻挠,“泰华”第二批新店开张都是在保密情况下进行。泰华公司的副总郭宝祥风趣地告诉记者,第二批药店开业选在去年“十一”长假期间,9家药店分别用9辆车,同时将药品和人员送到9个村屯,准备工作只用一个晚上,第二天同时放鞭炮、开业。当地老百姓几乎是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身边多了一爿药店。
  “泰华”和乡级卫生院矛盾缘何而来?业内人士分析,现在不少乡镇卫生院都承包给个人,这些卫生院主要“以药养医”,依靠药品的高额利润和回扣来支撑,这样势必与经营平价药品的“泰华”产生冲突。一位研究者指出,通过“泰华”这样大中型的药品经营企业发展城乡连锁经营、推动区域集中配送,可以规范药品经营秩序,遏制销售假劣药品及游医药贩倒卖药品的行为。这位研究者说,由于农民收入低下,并且目前暂时还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许多权益,他们更应该吃上平价、放心的药品。从这个角度看,将连锁药店开到农村的“泰华模式”,正符合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有助于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无疑是值得鼓励和关注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