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法语国家峰会推动文明对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22
第3版(国际)
专栏:

  法语国家峰会
推动文明对话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吴文斌
  10月20日,为期3天的第九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落下帷幕,并通过了《贝鲁特宣言》。
  会议是在“9·11”事件一周年之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巴以流血冲突不断升级的严峻形势下召开的。它有3个特点:一是自该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在一个阿拉伯国家召开;二是除联合国大会外,这是与会国数量最多的国际首脑会议之一;三是会议东道国选择在位于东西方交汇处和具有多元文化的黎巴嫩,有着东西方文化、思想、政治、宗教相互融合的寓意,完全符合本届大会高举的“文明对话”的旗帜。
  会议期间,除大会发言外,与会各国领导人还举行了关门会议和双边或多边会晤与对话,议题包括当前中东地区的形势、对美国在世界各地发动反恐战争应采取的立场和态度、非洲地区的和平稳定以及法语国家组织应发挥的国际作用,等等。会议发表的《贝鲁特宣言》强调,反恐要根据安理会1373号决议进行,并支持阿拉伯首脑贝鲁特会议通过的《阿拉伯和平方案》,呼吁立即恢复中东和平进程。宣言还呼吁非洲国家要尊重殖民统治结束后保留至今的现有国际边界,实现和平与稳定。在伊拉克问题上,宣言强调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反对一切形式的外国占领。
  会议就捍卫文化多元化、建立国际保障基金达成了共识,并决定建立“常设金融合作中心”,加强成员国间的金融与经济合作。会议还磋商了建立“世界电视新闻网”事宜,以便世界各国在该网发布新闻,抗衡西方强国独霸世界舆论阵地的局面。大会决定委派布特罗斯·加利作为该组织秘书长的代表,于近期赴科特迪瓦斡旋。
  本届首脑会议选择“文明对话”的口号具有特殊的涵义。人们发现,与会各国领导人在开幕式以及秘密会议的讲话中,均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一是与会者一致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认为这会给本地区造成严重后果;二是强调在发动反恐战争前,要根治滋生恐怖主义的根源。黎巴嫩总统拉胡德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美国打击伊拉克。由此可知,会议强调在联合国决议框架内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伊拉克问题,即奉行“对话”不是“对抗”,“和平”不是“战争”,“民主”不是“独裁”,“多极”不是“单极”的“文明对话”的原则。法国总统希拉克欲借这次峰会,推动法语国家组织成为一个以法国为轴心的“国际同盟”,支持法在中东和谈、伊拉克问题、非洲问题以及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等国际问题上的立场。观察家认为,在这一点上,法国是个大赢家。同时,与会国还有一个共同心愿,希望法语国家组织通过制定一项共同战略,更多地参与国际政治事务,由语言文化和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以制衡美国的战略。(本报大马士革10月2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