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解读“金昌模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6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解读“金昌模式”
  叶 辉 鲍洪俊
  全国500多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唯一一家民办中心;世界上能生产数控激光印花制网机的两家公司之一;全国纺织业7位工程院院士中有6位担任该中心顾问……不久前,在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会议上,浙江省绍兴县县长徐纪平在会上介绍了“金昌模式”,引起轰动。
  绍兴县纺织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其前身是金昌电脑分色设计制版中心。这个中心的崛起被人们称为“金昌模式”。
  1994年,几乎在一夜间,一向主营当地纺织品面料的浙江绍兴柯桥轻纺城涌入大量日本、韩国、台湾的面料。顷刻间,绍兴面料无人问津。中国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基地集散中心面临生存危机!绍兴县委常委会紧急商量对策。国外纺织企业已普及无梭织机,产品质量高,花色全;而拥有近1万家纺织印染企业的绍兴纺织业全是有梭织机,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于是,从1995年至1998年,绍兴县先后投入120亿元,淘汰了4万台有梭织机,引进了2万多台无梭织机,技术装备水平一下子达到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水平。
  然而,绍兴纺织业又面临新的险情:国外印染采用电脑分色制版,绍兴采用的全是手工分色描稿,高档设备生产的是低质产品,绍兴纺织产品依旧少人问津。提高产品印花质量和档次必须在科技上寻找出路。绍兴县实行“扶一家,带一片”的战略,以拥有先进印染技术的民营企业金昌印花电脑分色设计制版中心为龙头,把金昌办成绍兴纺织业的科技中心。县政府给金昌划拨了30亩地用于建造科技大楼,减免了相关规费,解决500万元贴息贷款。中国第一家民营生产力促进中心诞生了。
  金昌得到政府扶持如虎添翼,投资4700万元的科技大楼建成,建立起CAD/CAM技术、数控激光技术、纺织面料开发和信息网络技术等研究室;建立了中国纺织网,构建了全球最大的面料花型库,收集了3万多种花型;与中国纺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金昌把攻关目标瞄准了我国纺织印花技术的尖端难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印花软件。金昌EX6000印花电脑设计分色系统、激光印花制网机旋即获准立项,后者曾是国家“八五”、“九五”攻关10年未果的国家级重点项目。
  吸引国家级专家的是金昌的人才政策,他们聘请了中科院、浙江大学等院校的一批国家级专家技术攻关,开发出金昌EX6000软件,投资3000万元研制成功数控激光印花制网机,使印花工序从37道缩减到7道。随后,他们向印花产业链延伸,开发出激光照排机、激光成像机、圆网喷胶机等设备。
  金昌一整套软硬件的开发成功改变了绍兴轻纺业的生产格局,产品开发时间从过去的“3天出小样,5天成批量,7天上市场”缩短到“3分钟出小样,1天成批量,2天上市场”,印花档次也大大提高。仅印花分色制版软件推广应用一项,就使每米印花布增值0.5元,全县每年因此增加附加值3.5亿元。由于面料质量的提高,绍兴纺织品出口大幅度增加,今年全县出口已达8.5亿美元,增长67%,成为浙江省出口第二大县。目前该县已形成了年产化纤原料35万吨,织造20亿米,印染35亿米,服装1.1亿件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