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跨越式发展历史性巨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27
第7版(经济专页)
专栏:

跨越式发展历史性巨变
黄镇东
“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可在2005年前全部提前建成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可在2010年比规划提前10年基本建成
2001年公路建设投资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6个百分点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第二步目标。这一历史性变化,也凝结着交通发展的突出成绩和应有贡献。
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制定、实施公路水运“三主一支持”长远发展规划取得明显进展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但由于基础薄弱牞历史欠账多牞交通运输过去长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为了改变“压船、压港、压货”和“路难行、货难运”的被动局面牞努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牞我们在对交通发展现状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牞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需求牞于80年代末研究提出并在发展中不断细化完善、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主一支持”长远规划。主要是,建设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公路主骨架主要是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首先建成“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牷水运主通道主要是建设“两横一纵两网”和长江、珠江出海深水航道牷港站主枢纽主要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沿海、内河主枢纽港以及公路主枢纽站场牷支持保障系统主要是实施科教兴交战略,为交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牞加强水上交管系统、救助能力建设和交通信息化建设。
13年来牞我们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牞把交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牞扎扎实实做好各个阶段的每一项工作牞心无旁骛地做好公路、水路发展这篇文章。实施“三主一支持”长远规划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是:
“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即将全部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将提前基本建成。“三个重要路段”即京沈路段、京沪路段已于2000年贯通牞成为连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公路运输大通道,西南公路出海通道于2001年底建成通车,“两纵两横”即同江至三亚、北京至珠海、上海至成都、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可在2005年以前全部建成。到2001年底,“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已建成62.6%牞按照目前的进度牞可在2010年比规划提前10年基本建成。
沿海港口和内河航道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13年来牞建成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2813个牞其中深水泊位424个。沿海20个主枢纽港建成深水泊位368个,煤炭、原油、散粮、散水泥等运输系统不断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开始发挥。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已经完成牞水深达到8.5米。内河水运主通道建成三级以上航道1398公里牞四级航道300公里牞达到规划标准的航道6870公里牞占规划里程的46%。内河航道里程新增1.25万公里牞到2001年底,内河航道总里程达到12.15万公里。内河主要港口新增泊位3998个,全国港口吞吐量增加了近7亿吨。
支持保障系统进行了重点加强。高速公路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港航企业积极开展EDI网络建设和应用牞使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沿海港口和重要水域建成交管系统17个牞新建、改造航标300余座,建成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的台站20个,基本实现了航标成链的目标。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投入运行。救助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得到改善牞海上立体救助系统起步建设牞一批先进的海上救助打捞船舶投入使用。交通专用卫星长途通信网建成并实现了全国联网,在推进交通信息化方面发挥了作用。
用新思路、新办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交通发展的“蛋糕做大”取得明显进展
交通建设资金的匮乏一直是制约交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1989年,全社会公路建设投资仅为84亿元。为此,我们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拓宽交通建设的融资渠道,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开辟了新的公路筹资建设的路子,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积极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牞鼓励外商和社会民间按照BOT形式直接投资经营交通基础设施或转让收费公路经营权。对效益较好的收费公路项目,组建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发行股票。“八五”期间年均完成公路建设投资451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完成公路建设投资达1795亿元,完成的总投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至“八五”末公路建设总投资的3.26倍。
1998年以来,中央制定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是加快交通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牞更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提出了快干七条线牞建设主骨架牞改善公路网,扩大覆盖面,积极筹措资金,努力完成加快建设任务,力争全国公路在总量、质量和管理水平上实现新的突破目标。1998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即从上年的1530亿元增至2460亿元牞其中公路建设完成2168亿元。以后连续三年每年完成的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在2400亿元以上牞今年预计可超过3000亿元。增加投资,加快建设,不仅加快了公路、水运“三主一支持”规划的实施步伐,办成了多年想办而办不成的大事,一定程度弥补了过去的欠账牞缓解了紧张状况牞更重要的是交通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有力地带动了钢材、建材、机械、石化等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1998年公路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6%,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16个百分点,2001年公路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2%,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6个百分点。同时,公路建设大量吸纳劳动力,公路建设的施工人数常年约280万左右,施工高峰期约400万人,促进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牞21世纪头一二十年牞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对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牞我们正处于实施“三主一支持”长远规划和实现交通现代化建设的第一阶段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交通发展的新局面。
(压题照片为京沈高速施园立交桥。)(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