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阅读
  • 0回复

发现美创造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27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发现美创造美
马西光
作为画家最基本的能力,应该是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由于画家审美观、艺术修养、观察方法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他们会得到不同的领悟,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思。
当人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时,能领略它的感情,感受到它的生命,它才有价值。这样说并不是不要追求形式美感,而只是说明:美的外表重要,独特的内涵更重要。艺术之美首在精神,笔墨、艺术处理等都只是传达意念所使用的工具。就是那些追求主观印象的传达,偏重个性、感性的现代绘画作品或者着意于笔墨情趣绘画形式美感的作品,只要它是画家的心血结晶,传达了画家在生活中领悟的美与情思而不是无病呻吟或者自己也不知所云的作品也是如此。
过去,我们的创作原则,是所谓的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由此也出现了一批符合这一原则的优秀的作品,如歌剧《白毛女》,绘画作品《血衣》、《开国大典》、《八女投江》等等。但也出现了画几条鱼,标上政治口号“力争上游”等不伦不类的为政治服务的作品,也出现了不少让人倒胃口或者非常反感的作品。在“文革”中出现的被人称之为“红、光、亮”的一些作品就是典型的例子。现在一想起来往往有不堪回首之感。这些作品既不可能起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也不可能给人以美的启迪,与其说它们是美术作品,倒不如说是“丑术”作品。
艺术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我们在学画时,往往注意技巧的磨炼,而对十分重要的观察、联想、创造能力与艺术修养却往往不够关心。缺乏了这些,要在生活中发现美,获得启迪与灵感,从而产生情思,并在铸造艺术时使之升华,找到表达情思的艺术手段,就必然遇到许多困难。许多基本功不错的同行,画不出成功的作品,大约受此困扰的成分不少。郑板桥的那首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正说明了认识世界是痛苦的,困难的。“画到生时是熟时”辩证地说明了这种关系,愈画愈“生”,这“生”是因要找到表达新的认识手法,而“熟”我认为可作为成熟的熟来理解,这可能有些杜撰,但这样对艺术创作是有好处的。
前几年去晋祠游览,参观圣母殿,久已闻名的33尊宋代彩塑,果然名不虚传。那些侍女秀丽妩媚,体态婀娜,神态各异,楚楚动人,俨然是生活中窈窕淑女的化身。尤其是那座王朝闻先生早就介绍过的侍女,其面部确实优美与传神。我欣赏她的面部刻画,更欣赏她微向左侧的面部与微向右方伸出左脚的动态。这个动态是那样的优美传神,当我审视她时,似乎感到她含情脉脉地向我走来。不研究生活,不费尽心血,哪能取得这样使人流连忘返,使人感情激荡的艺术效果。汉代霍去病墓雕塑是众口皆碑的意象作品,其中“卧牛”、“跃马”的脊背同样都有一条运动着的线,不同的线使石雕产生了不同的具有个性的运动感,由于线的运动符合马与牛的个性与特征,从而使这些石雕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作者倘若没有慧眼识美的能力,怎么能发现这种具有个性的、具有生命力的线,并创造出这样非同凡响的作品。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逛深圳世界之窗。看罢节目出来,二人边走边看门前陈列着的世界各地的5件雕塑复制品。几年后的今天我已记不清那件欧洲的雕塑是否就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但对它健美的身躯仍记忆犹新。它似乎是力量与美的化身,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令人信服地感到它是英雄。显然,作者在这件作品上倾注了强烈的激情与心血。它是写实的,但显然比生活原型更理想。当走到中国的天王塑像前时,那不符合解剖结构的造型,尤其是背部的简单化处理,不免让我感到汗颜。它虽不是我的作品,但它是中国的!当我走到马路边,准备乘车返家时,情不自禁地又回头看了看这两座雕塑。我顿时呆住了:天王活了,它的衣巾在飞动,威风凛凛,令你感到它就是法力无边的神,它的气势远远超过了西方的那座雕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艺术创造,真令我为之感到骄傲。东西方雕塑家不同的审美观,不同的艺术手段,都同样成功地发现并创造了表现自己理想与感情的作品。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寻找、发现了不同的美,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倾注了自己的心血,铸造出了千古不朽的作品。(附图片)
上图为其中国画作品《河源汉子》。
下图为其中国画作品《唐人马球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