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关于漫画的思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29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时空

  关于漫画的思索
  英韬
  秋高气爽,日丽风和,首都炎黄艺术馆内人头攒动、笑语萦回,“子恺杯2002年中国漫画大展”的180多位作者的180多幅作品正在这里展出。
  人们怀着喜悦相互谈论着此次大展的方方面面,认为展品内容相当广泛,题材涉及反腐败、反侵略、反分裂、反封建愚昧、反欺诈使假以及歌颂改革、歌颂社会进步、歌颂劳动致富、歌颂开发西部、崇尚科学、婚姻道德、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地方风情、远离毒品等,展厅中不少优秀作品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如《人不可貌相》(如下图),通过浅显易懂的表现手法,把财富多寡与心灵美丑不成正比这一主题,揭示得极为生动。又如《无题》,用冲击视觉的画面,把人类在经济开发中,肆意榨取地球资源,全然不顾后世后人的自毁行为,表现得触目惊心,等等。
  此次参展作者人数众多、五湖四海、新老咸集,展品绘制精良,或粗犷或细腻,或单帧或多幅,姹紫嫣红交相辉映,比以往展出更有看头,基本上体现了主办单位倡导“创作题材、艺术形式风格多样化”的初衷。特别是作者群中有相当数量来自基层的作者,他们运用漫画及其他文艺形式,反映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见解,应该说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一大特色。
  漫画艺术在发展,20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园地多了,作者多了,题材广了,形式多样了,国际交流频繁了。改革开放为漫画艺术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不过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冲刷下来的泥沙污垢,漫画圈内也孳生了某些羁绊发展的消极现象。
  首先是作风的浮躁,有些作者本人创作经验不多,远未达到成熟的地步,但已不再追求上进,满足了平庸作品数量的堆积;有的自吹自擂,营造声势,热衷自我推销,急于出名;有的不读书不看报,不研究社会问题,卖弄小聪明,闭门造车,脱离生活;有的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充实学识,作品品位不高,错别字屡见;有的弄虚作假,一稿多投,模仿抄袭,尽走邪道。没有树立正确的文艺观,不清楚什么是漫画作者的社会责任,创作动机杂七杂八,表现出来的只能是肤浅、浮躁。
  有些报刊编辑,不具备鉴别漫画优劣的能力,凭借组版权力,置次品于报端,标杆立得不正。有些漫画大奖赛过滥,主办者实际上无意为提高漫画质量尽力,不过是热闹一下,扩大影响,从中获利,评选极不严肃,抄袭作品屡屡得奖。这些不可避免地搞乱了作品的优劣标准,使作者迷失了正确的追求目标,造成漫画创作精品缺乏,水平长期徘徊在低俗状态。
  缺乏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漫画界某些不健康现象久留不去的原因。庸俗的“你好我好”的团结观,妨碍了学术的进步。爱听奉承话,习惯于对漫画界任何不健康现象采取不关心、不过问、不介入、不置可否的态度。漫画人这种处世哲学,与漫画艺术明确是非、抑恶扬善的品格,实在是太不协调了。
  一个时期以来,如同其他领域在社会转型期容易出现一些奇谈怪论一样,漫画界兴起过一阵“搞笑论”。认为漫画应该排除思想性,摒弃教育作用,反对寓教于乐并贬之曰传统漫画、旧漫画。认为只有一味休闲、寓乐于乐的漫画,才是真正的漫画、新漫画、先锋漫画。其实漫画本来就是幽默的艺术,笑正是漫画艺术的手段。但笑不是漫画的目的,它通过嘲笑使人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帮助读者分辨各种事物的矛盾和是非,从而明确感情的爱憎,这才是漫画应有的社会功能。如果排除思想性、教育性,单纯为笑而搞笑,岂不是把漫画这个富有战斗性的艺术,下降为插科打诨的玩意儿。令人不无遗憾的是,那些自称搞笑者的作品,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幅是可以令人发笑的。自诩搞笑名实不副。搞笑论者还忽略了漫画作者对社会应负什么责任的问题。说穿了,“搞笑论”不过是掩饰作品思想贫乏、内容苍白、逃避社会责任的一种遁词。
  此次漫画大展中的作品,多数是比较好的,所以赢得了观众,得到了赞许。当然同时应该看到,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能震撼人心的作品还不多。这与作者政治思想水平、艺术修养有直接关系。如何夯实文化根基,扩大知识视野,加强业务钻研,使自己成为脑灵手巧的创作高手,是所有漫画作者当前的主要课题。诚然漫画界客观上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但在同样的环境中,还是涌现了不少优秀作者。所以归根到底,作品的高低多寡,还是取决于作者自己。(附图片)
  人不可貌相王俊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