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想起了那些藏羚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9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今日新语

  想起了那些藏羚羊
  白剑峰
  不久前,笔者到南方某沿海城市采访。在一家餐馆吃饭时,热情的主人悄悄点了穿山甲等国家保护动物,款待远方的客人。一位同行者得知实情,愤然离席,罢宴而去。此举令主人羞愧而难堪。
  宁可得罪主人,也不愿违背良知,这种罢宴的勇气实在令人敬佩。想一想,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之风为何屡禁不止?说到底就是食客太多。正是由于人类的野蛮、贪欲和无知,才使越来越多的动物面临灭顶之灾。
  由此,笔者不禁想起了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在气候恶劣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藏羚羊曾经安然地生活了千百年。然而,自从疯狂的盗猎者闯入后,荒原上便到处可见藏羚羊的头骨。据说,藏羚羊之所以成为枪杀的对象,是因为其绒毛可以制成昂贵的披肩,在欧洲时装市场上身价不菲。一位环保志愿者告诉我,如今藏羚羊已成惊弓之鸟,对人类充满警觉和恐惧。一旦遇到人类追逐,刚刚出生的小藏羚羊会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它们的母亲则拼命奔跑引开敌人,直至累死。这是何等令人心痛的事情!
  美食与时装,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然而,人类的文明一定要以野生动物的鲜血乃至灭绝为代价吗?当地球上的动物丧失了最后一片空间,人类文明的根基又在哪里呢?
  人的消费是一种理性活动,而动物的消费则只是一种本能;人的消费与社会发展进步密切相关,而动物的消费只是停留在生存与繁衍之上。如果人的消费陷入盲目性,就会倒退为动物性消费。当我们的消费已经成为其他物种的劫难时,这种消费便是有悖文明和进步的。为了欲望和虚荣,任意破坏生态环境,归根结底是损害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在自然界,人与动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唇齿相依、共生共灭的。生态链环环相扣,每一个物种的濒危和消失,都预示着人类的痛苦和灾难。欲壑之后是深渊,无度的掠夺和索取必然导致自我毁灭。随着新世纪绿色文明时代的到来,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珍惜生命,关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升华,也是对子孙后代不可推卸的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