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农村经济缘何能发展——甘肃省泾川县农村税费改革调查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02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农村经济缘何能发展
——甘肃省泾川县农村税费改革调查之三
本报记者 李战吉
泾川县在村、组管理规范化建设上,紧紧围绕选好干部、建好班子这个核心做工作,着力实现农村“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规范化管理目标。
  为了使村级组织建设的规定落到实处,泾川县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他们坚持了村民提名、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村民直接民主选举村委会成员的规定;还改革了村党支部成员的选举程序,实行了“两推一选”的选举办法。以前村党支部改选时,由上级党委考察提出村支书候选人,党员选支委,支委选支书,实行等额选举。现在先由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档次,对原村党支部成员进行无记名投票测评,推荐新一届党支部成员的初步候选人;再由村里召开村民大会,按照信任、基本信任、不信任3个等次,对所有初步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信任票达到半数以上的,就取得了正式候选人资格,然后由乡镇党委进行考察,确定正式候选人;最后由乡镇党委主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实行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当场计票并宣布选举结果,直接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选举结果报经乡镇党委审批后生效。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还要与乡镇党委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每年度乡镇党委对支部班子和支部书记进行考察;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对村委会班子及其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分出等次,公布结果,绩效挂钩。
  泾川县还在村级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标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除了严格执行中央以及上级党委制定的相关标准外,还结合时代需要和泾川实际,提出了“六能”和“三位一体”的具体要求。泾川县委规定,村党支部书记必须能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带头致富并愿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发展符合村情的主导产业,能带领群众进入市场,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带好村风民风。为了达到“六能”,他们还规定支部书记自己必须达到产业、科技、小康“三位一体”。
  “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乡、村干部还停留在‘生产队长’的水平上,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跳出来。村级组织党政不分、职责不清、推诿扯皮,乡镇政府行政命令、越俎代庖、事务缠身,不少干部办了不该办的事,操了不该操的心。村、组规范化管理以来,干部依法行政,政府转变职能,大家都能想大事、抓大事、干大事了。”泾川县县长郑世厚的一番话,说出了乡、村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变化。
  税费改革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通过规范化管理,也减轻了乡、村干部的工作负担,使他们从催粮要款等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去谋划发展农村经济的大事。民主选举和“三位一体”、“六能”的选拔干部标准,使村支书,成了率领群众奔小康的带头人。
  党原乡丁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德良是头脑灵光的养猪专家。他从1996年开始批量养猪,去年出栏育肥猪200口、仔猪240口,收入3.5万元。如今温棚猪舍里还存栏168口猪。他在承包地里种了4亩苹果,其余的种了玉米和苜蓿。玉米、苜蓿喂猪,猪粪养果树,苹果也成了不施化肥的优质果。在他的带领下,丁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全村401户人家,几乎家家养猪,如今存栏1万多口。去年户均出栏28口,收入3925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其中有906元来自养猪业。现在,他又挑头成立了陇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当上了总经理,为村民们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还注册了“陇新”牌商标,带领乡亲们养起了“品牌猪”。
  泾川县成长起一批这样的村支部书记——王村乡墩台村的朱新平带领大家种植大田蔬菜,高平镇铁佛村的王玉贵带领群众建起了千亩优质果品示范园区……全县215个支部书记,不少人是“三位一体”的模范,在他们的带领下,有174个村成了“一业为主、整村突破”的专业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